[发明专利]一种水利工程视频无插件、低延时直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5518.9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2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马顺;马浩;刘怀利;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 |
主分类号: | H04N21/2187 | 分类号: | H04N21/2187;H04N21/6437;H04N21/85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视频 插件 延时 直播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利工程视频无插件、低延时直播方法,属于直播领域;通过在客户端浏览器向远程水利视频监测站做出获取实时视频码流请求动作;视频监测站前端网络摄像机实时H.264码流通过RTSP协议封装并传输到远程流媒体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通过FFmpeg程序将接收到的RTSP流转化成mpegts流,并将H.264格式的实时码流编码为mpeg1video格式;流媒体服务器通过websocket协议将mpeg1video格式的码流转发到客户端浏览器,客户端浏览器采用JSmpeg插件以及canvas组件不断解析码流并绘制图像及音频;用户即可在浏览器端实现对远程视频站实时画面的观看。本发明不需要在浏览器客户安装插件以及降低浏览器安全性,即可实现对远程水利视频监测站的低延时直播观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利工程视频无插件、低延时直播方法,属于水利工程实时监控视频远程直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国家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以及加快促进网络提速降费的背景下,全国及地方项目中不断建设了大量的视频监测站,相比自动水位站、自动雨量站,视频监测站具有观测直观、内容丰富等优点,大大提高了基层水利防灾减灾能力及远程指挥调度的精准性。
目前对于水利视频站视频画面的浏览主要采用B/S架构(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作为视频监控客户端,即在浏览器端查看视频监控画面。通过项目建设及厂家调研了解,视频站生产厂家的设备安装完成后,必须在浏览器中安装插件才能观看,且不同浏览支持的插件不同,且安全性也要进行相应降低设置。
而现有技术解决无插件直播的方案中,其中采用HLS协议(基于HTTP的流媒体网络传输协议)的无插件直播方法,网络延时较高,可达10秒以上;采用RTMP协议的无插件直播方案,网络延时稍低些,约5秒左右,以上以及其他无插件解决方案都具有延时高的缺点。
因此,现有水利工程视频直播技术解决方案存在插件安装复杂,有安全风险以及高延时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视频无插件、低延时直播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利工程视频无插件、低延时直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用户在客户端浏览器向视频监测站发出获取实时视频码流申请;
步骤102:视频监测站前端网络摄像机实时H.264码流通过RTSP协议封装并传输到远程流媒体服务器;
步骤103:流媒体服务器通过FFmpeg程序将接收到的RTSP流转化成mpegts流,并将H.264格式的实时码流编码为mpeg1video格式;
步骤104:流媒体服务器通过websocket协议将mpeg1video格式的码流转发到客户端浏览器,客户端浏览器采用JSmpeg插件以及canvas组件不断解析码流并绘制图像及音频;
步骤105:用户即可在浏览器端实现对远程视频站实时画面的观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视频监测站为远程水利视频监测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远程水利视频监测站前端网络端摄像机支持RTSP协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未经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55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