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补强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045961.6 申请日: 2020-09-29
公开(公告)号: CN112159251A 公开(公告)日: 2021-01-01
发明(设计)人: 杨迪珊;林锡;严通煜;张劲波;林宇彬;颜磊 申请(专利权)人: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4B41/68 分类号: C04B41/68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代理人: 马应森
地址: 350012 福建省福州***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混凝土 补强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一种混凝土补强液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建筑材料领域。所述混凝土补强液按质量比的原料组成为:正硅酸乙酯4.0~4.2、无水乙醇0.9~1.1、饱和草酸溶液1.0~1.1、十二烷基硫酸钠0.1。制备方法:1)将正硅酸乙酯、无水乙醇、饱和草酸溶液按比例混合;2)将得到的混合溶液充分搅拌;3)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并充分搅拌,即得所述混凝土补强液。所得到的混凝土补强液渗透能力强,固化速度快,与混凝土基材的相容性好。有利于混凝土基材的补强、修复及加固,具有显著的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便于在既有混凝土结构修复加固工程中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既有混凝土结构基材补强、修复的一种混凝土补强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由凝胶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自上世纪发明混凝土以来就因其造价低廉和受力性能良好等特点而广泛应用在土木工程领域。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都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混凝土建筑的耐久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很多混凝土建筑因为氯离子侵蚀、碳化等原因的影响开始出现了承载力不足等问题,许多“危房”也因此产生,导致大量的混凝土建筑亟待修复及加固。据统计我国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城镇建筑需要进行修缮和加固处理,德国在上世纪末在老、旧建筑物的维修、改造及加固所投入的费用,就已达到了其建设项目总投资的80%,英国的这一比例为70%,美国为50%。

国内外常用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大体可分为以下十种:加大截面加固法、粘钢加固技术法、喷射混凝土防护技术方法、预应力加固技术法、增设构件加固法技术法、托梁拔柱技术法、卸载加固技术法、增设支点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技术法和纤维片材加固法等。这些方法应用较广,但依然有其局限性。使用上述加固法加固混凝土建筑后大都会使混凝土构件的形貌发生变化,不宜在既有混凝土结构中使用,而且各种加固方法都对混凝土基材的强度提出了要求。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上述加固方法都要求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15,某些加固方法要求甚至不低于C20。由此可见,并非所有的混凝土建筑都能够被加固,对于强度太低的混凝土许多加固方法是不可行的,因为许多加固方法都需要在混凝土基材上钻孔锚固,如果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极有可能在加固时对混凝土产生更强烈的破坏,这与加固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要对陈旧的混凝土建筑进行加固时,需要考虑建筑的混凝土基材强度是否达标,能否进行加固,如若混凝土基材强度不够,需要对基材进行补强处理,盲目加固不仅不能加固成功,还会对混凝土的基材造成更大的损伤。

文献检索发现,无论是国内国外,对从外部措施使得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承载力的研究很多,但是使用渗透或者浸渍等从内部措施出发增强混凝土基材强度的研究则很少。由于混凝土基材强度是混凝土构件加固的基础,很多混凝土建筑由于混凝土基材强度太低而无法得到加固,所以研究开发一种能够补强混凝土基材的补强液,使得老旧混凝土基材的强度提升达到规范标准从而让混凝土建筑能够顺利加固,对于既有混凝土结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专利申请CN201910060507.9公开一种混凝土用抗裂防渗补强材料的制备方法,以重质碳酸钙为基材,制备混凝土用抗裂防渗补强材料,通过添加SiO2/TiO2气凝胶,制备混凝土用抗裂防渗补强材料。

中国专利CN201310439378.7公开一种水泥混凝土补强、防霉、抗渗、堵漏液。分别将甲、乙组份按重量份灌入水泥砂浆、混凝土及相同类型水泥制品结构内部中,经化学离子反应,即由液体变固体硅酸钙结晶和抑菌剂乙酸钠及钢筋钝化剂氢氧化钠去充填漏水通道、堵塞细微裂缝、密实毛细孔隙的灌注液;所述甲组份由去离子水700-800,速溶硅酸钠300-350,二氧化硅90-100,氢氧化钠10-20,碳酸氢钠20-40组成;所述乙组份由去离子水950-100,氧化钙50-70,重质碳酸钙400-500,冰醋酸600-700,碳酸氢钙400-500组成;甲、乙组份以重量分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补强液及其制备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59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