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完全等势结构的中性电极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6042.0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6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芦伟明;李伟;李席如;周德发;王全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菁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4 | 分类号: | A61B18/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300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完全 结构 中性 电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完全等势结构的中性电极,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所述第一电极板与所述第二电极板呈半圆形,且以所述第一电极板或第二电极板的直线边为轴对称设置,所述导电组件的外圈设置有圆形的等势环,所述等势环的圆心与所述导电组件的中心点重合,所述等势环与所述导电组件之间有间隙;该中性电极通过对称设置半圆形的第一电极板与第二电极板,且在导电组件外圈设置等势环,能很好地解决两个电极板之间电流不均的隐患的问题,而且对中性电极贴的方向和手术电极的位置没有任何要求,无论如何贴中性电极输出电流都是恒定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完全等势结构的中性电极。
背景技术
中性电极是电外科设备中单极模式下必须使用的部件,例如在高频电刀的单极模式下,电刀通过高密度电流的热效应切割凝血,高频电流通过人体经由中性电极回流形成通路,中性电极由于接触面积大所以回流的电流密度小不会有热效应灼伤皮肤。但也因此,中性电极粘贴身体不牢导致翘起,中性电极表面不平整等会影响中性电极回流面积的隐患可能造成回流电流密度大而灼伤皮肤。
现阶段的中性电极一般是如图1的构造,主要工作部分为两个导电的极板,两根导线分别接在两个极板上。工作时高频电流经过人体后经由两个极板回流形成通路。其工作时,当手术电极不是位于两个极板的中间位置时,两个极板的回流电流会产生不均匀的现象。图2和图3为手术电极相对于中性电极处于不同位置时的分析结果,由于场强=电势差/距离,所以两等势线之间的距离越近(即等势线越密集)其场强越大,且由电流密度=场强×电导率,可知在同一介质中电流的方向与等势线垂直且电流密度与等势线密度正相关。从结果可知,靠近手术电极的电极板回流电流更大,且在拐角处更容易造成电荷集中。这类安全隐患有造成灼伤患者的风险。
根据分析结果,传统的中性电极两极板之间可能有回流电流不均,以及拐角处电荷集中等有可能引发安全隐患的问题。
在现有的技术中,公开号为CN1925807A,公开日为2007.03.07的中国专利申请解决了两极板之间可能的回流电流不均的问题,其主要是带了一个未封闭的等势环,但由于不是封闭等势环不可避免地在开口处做不到等势,导致两个电极板之间的回流电流做不到完全均衡。该结构中性电极与手术电极的相对位置同样会影响性能。其分析结果见图4。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中性电极的两极板之间可能有回流电流不均,以及拐角处电荷集中等有可能引发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完全等势结构而且没有安全隐患的中性电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完全等势结构的中性电极,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所述第一电极板与所述第二电极板呈半圆形,且以所述第一电极板或第二电极板的直线边为轴对称设置,所述导电组件的外圈设置有圆形的等势环,所述等势环的圆心与所述导电组件的中心点重合,所述等势环与所述导电组件之间有间隙。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板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底板与电源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极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板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底板与电源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板与所述第二电极板之间有间隙。所述第一电极板与第二电极板之间设有间隙或设置绝缘体,若第一电极板与所述第二电极板搭上就成了单电极板中性电极。
可选的,所述底板为圆形,且直径大于所述等势环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底板的圆心与所述等势环的圆心重合。
可选的,所述底板由绝缘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菁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菁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60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