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自适应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6184.7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4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曹山秀;文传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P9/30 | 分类号: | H02P9/30;H02J3/48;H02J3/16;H02P10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糊 控制 虚拟 同步 发电机 参数 自适应 方法 | ||
1.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同步发电机中的转子运动机制引入到VSG的逆变器外环控制中,根据系统转子运动的动态特性及逆变器自身条件的限制,对虚拟同步发电机的逆变器参数建立模糊控制模型,根据一个振荡周期内系统转子频率变化量、变化率与虚拟惯量和虚拟阻尼之间的关系,分别以频率变化率及变化量为输入变量,通过模糊化、模糊控制推理及去模糊化操作,输出对应的虚拟惯量变化量、虚拟阻尼变化量,实现参数自适应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系统转子运动的动态特性及逆变器自身条件的限制,对虚拟同步发电机的逆变器参数建立模糊控制模型的具体流程包括:
1)判断系统是否处于稳定状态,若是,则输出虚拟惯量变化量为虚拟惯量的初始值、虚拟阻尼变化量为虚拟阻尼的初始值,否则,执行下一步;
2)建立虚拟同步发电机的逆变器参数模糊控制模型,根据VSG功角振荡曲线,分别获取转子角频率的变化率、瞬时角频率与额定角频率的差值与虚拟惯量、虚拟阻尼之间的关系;
3)利用获取的上述关系分别建立虚拟惯量、虚拟阻尼的模糊控制规则,根据模糊变化输出虚拟惯量变化量、虚拟阻尼变化量,使虚拟惯量和虚拟阻尼自适应变化;
4)将步骤3)应用至逆变器控制策略中的有功-频率控制环中,获取实际同步发电机的转动惯量及与阻尼转矩相对应的阻尼系数;
5)输出实际同步发电机的转动惯量及与阻尼转矩相对应的阻尼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获取模拟扰动下VSG功角曲线和一个振荡周期的频率变化曲线,获取频率变化率和瞬时角频率与额定角频率的差值,根据频率变化率和瞬时角频率与额定角频率的差值建立虚拟惯量、阻尼的模糊自适应参数控制策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模糊化、模糊控制推理及去模糊化操作,输出对应的虚拟惯量变化量、虚拟阻尼变化量的具体步骤包括:
a)采集额定角频率ω0与逆变器输出的实际角频率ω,获取瞬时角频率与额定角频率的差值Δω及其对时间的导数dω/dt,将Δω和dω/dt经过零阶保持器后的值e’、e’c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并对输入信号e’、e’c做线性尺度变换得到输入变量E’、E’C,并在各自论域内进行模糊分割,分别确定E’、E’C的隶属度函数,使之成为模糊输入量E*、E*C;
b)建立模糊规则,对模糊输入量E*、E*C进行模糊推理并得出在相应论域内的模糊输出U*,对模糊输出进行反模糊变换得到模糊输出的精确值U,并对U进行反向线性尺度变换后得到实际输出u;
c)取采样周期为T,重复步骤a)、b),自适应调节虚拟惯量和虚拟阻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模拟扰动下VSG功角曲线中,当某时间区间内,虚拟转子角速度的变化率dω/dt先突增再逐渐减小,而虚拟转子角速度大于电网额定角速度且不断增加,则在该区间内增大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抑制dω/dt和瞬时角频率与额定角频率的差值Δω过大,此区间内dω/dt>0,Δω>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虚拟转子角速度的变化率dω/dt<0,转子角速度开始从极大值逐渐减小,而转子角速度仍大于电网角速度,则在此时间段内减小转动惯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虚拟转子角速度的变化率dω/dt<0,且dω/dt先突减再逐渐减小,转子角速度向极小值逐渐减小,转子角速度小于电网角速度,则在此时间段内减小转动惯量。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虚拟转子角速度的变化率dω/dt>0,Δω>0,且dω/dt逐渐增大,转子角速度小于电网角速度,则在此时间段内增大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61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