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位于基坑边坡上的塔吊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6799.X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7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屹皓;缪建杨;张林聪;毛鑫;虞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9/045;E02D27/01;E02D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位于 基坑 边坡上 塔吊 基础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位于基坑边坡上的塔吊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其中,位于基坑边坡上的塔吊基础包括:地脚螺栓、顶板、第二层柱、层间板、第一层柱和板式基础;所述板式基础位于主楼基坑底面上,所述第一层柱、层间板、第二层柱和顶板依次设置于所述板式基础上;所述地脚螺栓预埋于所述第二层柱和所述顶板中,用于固定塔吊。在本申请提供的位于基坑边坡上的塔吊基础及其施工方法中,通过在板式基础的基础上连接板柱‑剪力墙结构以形成塔吊基础,并将所述塔吊基础布置于主楼基坑底面上,不但施工简便而且更加安全经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位于基坑边坡上的塔吊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在城市繁华地段开发成本相对较高,开发的楼层基本上是采用基坑的高层建筑。由于深基坑的存在,塔吊基础的设计尤为重要。
坑边的堆载一般要求较小,所以不允许重型物体堆在坑边,即严禁大型机械设备(塔吊、大型汽车吊等)直接布置在坑边土体上。因此,现有的施工单位通常在基坑边坡外打塔吊基础桩,然后在塔吊基础桩上安装塔吊。但是在基坑边坡外设置塔吊时,塔吊通常距离建筑施工地较远,会出现塔吊附墙太长,安拆不方便的问题。如果靠近建筑物,则塔吊基础桩不易施工,基础施工难度大。而如果选择在基坑边坡上打塔吊基础桩,则对基坑支护会有很大影响,会有堆载太大、不满足支护要求的缺点出现,此外在基坑边坡上打塔吊基础桩,成本较高,工期较长。
可见,在基坑边坡处塔吊基础的施工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位于基坑边坡上的塔吊基础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位于基坑边坡处的塔吊基础存在施工难度大,不够经济安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位于基坑边坡上的塔吊基础,所述位于基坑边坡上的塔吊基础包括:地脚螺栓、顶板、第二层柱、层间板、第一层柱和板式基础;
所述板式基础位于主楼基坑底面上,所述第一层柱、层间板、第二层柱和顶板依次设置于所述板式基础上,并与所述板式基础连为一体;
所述地脚螺栓预埋于所述第二层柱和所述顶板中,用于固定塔吊。
可选的,在所述的位于基坑边坡上的塔吊基础中,所述板式基础中设置有板式基础钢筋和拉钩,所述拉钩连接于所述板式基础钢筋之间。
可选的,在所述的位于基坑边坡上的塔吊基础中,所述第一层柱和所述第二层柱中均设置有柱中纵筋和柱中箍筋,所述柱中箍筋与所述柱中纵筋固定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的位于基坑边坡上的塔吊基础中,所述第一层柱上形成有第一层墙,所述第二层柱上形成有第二层墙,所述第一层墙和所述第二层墙中均设置有墙中水平钢筋、墙中竖向钢筋和墙中架立筋,所述墙中竖向钢筋与所述板式基础相连,所述墙中水平钢筋和所述墙中架立筋均与所述墙中竖向钢筋固定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的位于基坑边坡上的塔吊基础中,所述层间板中设置有层间板钢筋,所述顶板中设置有顶板钢筋,所述层间板钢筋、所述顶板钢筋和所述板式基础钢筋均为双层双向钢筋。
可选的,在所述的位于基坑边坡上的塔吊基础中,所述顶板的顶标高与地下车库顶板的顶标高一致。
可选的,在所述的位于基坑边坡上的塔吊基础中,还包括:塔吊基础垫层,所述塔吊基础垫层位于所述板式基础与所述主楼基坑底面之间,且所述塔吊基础垫层的底面与主楼基础垫层的底面齐平,所述主楼基础垫层设置于主楼基础与所述主楼基坑底面之间。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位于基坑边坡上的塔吊基础的施工方法,所述位于基坑边坡上的塔吊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从自然地坪面开挖至地下车库基坑底面,形成所述自然地坪面至地下车库基坑底面的放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67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