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节能的空调制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7225.4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1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原言(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5/00;F24F13/22;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深圳龙图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1 | 代理人: | 俞志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丰泽东路106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空调 制冷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空调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的空调制冷装置,包括制冷装置壳体;所述制冷装置壳体下部内腔中固定设置有隔板,位于所述隔板上方的制冷装置壳体左侧固定安装有空气净化箱;所述空气净化箱内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位于所述第二滤网下方的空气净化箱内腔中还固定设置有第三滤网,所述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将所述空气净化箱内腔分隔成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第三过滤腔和送风腔共四个腔室,所述空气净化箱的一侧还具有杀菌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引风管路进入到助力扇内的空气会流经空气净化箱内进行净化,从而能够保证该空调制冷装置在使用时吹出的空气的洁净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空调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空调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制冷装置主要是研究和选用性能匹配的主机与辅机,并有不同的管道连接组成不同特性的制冷系统,它是用于与建筑、结构、给排水、采暖通风、机械传送、电力电照以及自动控制等多个工种密切组合的一种装置,是多学科研究的结晶,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制冷装置在工业、农业、商业、科学技术及人民生活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食品冷藏和空气调节,直接关系到很多部门的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但现有技术空调制冷装置耗费的电能巨大,电能供给无法实现节能效果,达不到有效的自备产生电能供给节能环保的效果,且传统的目前市面上的空调制冷装置,不具备对空气进行净化的功能,对空气中的细菌与灰尘的清除效果不好,易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空调制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节能的空调制冷装置,包括制冷装置壳体;
所述制冷装置壳体下部内腔中固定设置有隔板,位于所述隔板下方的制冷装置壳体内腔中分别设置有蓄电池和水箱,位于所述隔板上方的制冷装置壳体右侧内腔中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冷凝器、雾化器、助力扇进而排风口,其中,所述制冷装置壳体的上部右侧板上开设有槽口,所述排风口置于所述槽口内;位于所述隔板上方的制冷装置壳体左侧固定安装有空气净化箱,所述空气净化箱的出气口与所述助力扇之间通过引风管路相连,且所述引风管路上设置有引风泵,所述冷凝器还与所述水箱相连;所述制冷装置壳体的顶部一侧还设置有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太阳能发电板,蓄电池用于向整个装置中的用电部件进行供电;
所述空气净化箱内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位于所述第二滤网下方的空气净化箱内腔中还固定设置有第三滤网,所述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将所述空气净化箱内腔分隔成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第三过滤腔和送风腔共四个腔室,所述空气净化箱的一侧还具有杀菌腔,所述杀菌腔与所述送风腔之间相通设置,即送风腔内的空气能够进入到杀菌腔内。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杀菌腔内固定安装有正负离子发生器,所述杀菌腔的顶部与所述引风管路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杀菌腔内还均布设置有多个导流盘,所述导流盘通过其上开设的支撑通道套设于正负离子发生器外圈,所述导流盘上呈中心对称分布式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杀菌腔的内壁上还均布设置有多个导流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正负离子发生器能够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使其子啊空气中进行正负电荷中和的瞬间释放巨大能量,从而导致其周围细菌结构的改变和能量的转移,从而导致细菌死亡,从而实现杀菌的作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导流盘和导流板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得在杀菌腔内自下向上流动的气流与正负离子发生器充分接触,有助于增加空气与正负离子的接触效果,大大提升了对空气净化的效果,从而可提升空气的清洁度。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空气净化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第一过滤腔内鼓入空气的鼓风机,所述空气净化箱的侧板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排渣口、第二排渣口和第三排渣口,所述第一排渣口与所述第一过滤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渣口与所述第二过滤腔相连通,所述第三排渣口与所述第三过滤腔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原言(广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原言(广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72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