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常规密码保护方法及银行智能机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47447.6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9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盛素;张立强;刘兴;丁秀梅;赵明月;董海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4;G06Q4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谷敬丽;吕俊刚 |
地址: | 10081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规 密码保护 方法 银行 智能 机器 | ||
1.一种非常规密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银行智能机器的前端客户端接收用户通过软键盘输入的密码,所述密码包含数字和字母;
银行智能机器的前端客户端对密码明文进行软加密,获得第一密文;
银行智能机器的前端服务器对第一密文进行解密获得密码明文,再调用加密机对密码明文进行硬加密,获得第二密文,将所述第二密文发送至银行智能机器的后台端进行验密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常规密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银行智能机器的前端服务器和前端客户端约定第一密钥;
银行智能机器的前端服务器生成一个随机数作为第二密钥,利用所述第一密钥对所述第二密钥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第二密钥传输至银行智能机器的前端客户端;
银行智能机器的前端客户端利用第一密钥对加密后的第二密钥进行解密,获得第二密钥;
银行智能机器的前端客户端对密码明文进行软加密,包括:
银行智能机器的前端客户端利用第二密钥对密码明文进行软加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常规密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银行智能机器的前端服务器和后台端约定第三密钥;
银行智能机器的前端服务器调用加密机使用第三密钥产生一个加密的第四密钥,并将加密的第四密钥同步至银行智能机器的后台端;
银行智能机器的前端服务器再调用加密机对密码明文进行硬加密,包括:
银行智能机器的前端服务器利用第四密钥对密码明文进行硬加密;
银行智能机器的后台端利用第三密钥对加密的第四密钥进行解密,基于第四密钥对第二密文进行验密处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常规密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银行智能机器的前端服务器和后台端约定第三密钥;
银行智能机器的后台端调用加密机使用第三密钥产生一个加密的第四密钥,并将加密的第四密钥同步至银行智能机器的前端服务器;
银行智能机器的前端服务器再调用加密机对密码明文进行硬加密,包括:
银行智能机器的前端服务器利用第三密钥对加密的第四密钥进行解密,利用第四密钥对密码明文进行硬加密;
银行智能机器的后台端基于第四密钥对第二密文进行验密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常规密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银行智能机器的前端服务器或后台端存储加密机使用第五密钥加密的第四密钥,其中第五密钥为加密机自身确定的密钥。
6.一种银行智能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端客户端,用于接收用户通过软键盘输入的密码,所述密码包含数字和字母,对密码明文进行软加密,获得第一密文;
前端服务器,用于对第一密文进行解密获得密码明文,再调用加密机对密码明文进行硬加密,获得第二密文,将所述第二密文发送至后台端进行验密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银行智能机器,其特征在于,前端服务器还用于:
与前端客户端约定第一密钥;
生成一个随机数作为第二密钥,利用所述第一密钥对所述第二密钥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第二密钥传输至前端客户端;
前端客户端还用于:
与前端服务器约定第一密钥;
利用第一密钥对加密后的第二密钥进行解密,获得第二密钥;
利用第二密钥对密码明文进行软加密。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银行智能机器,其特征在于,前端服务器还用于:
与后台端约定第三密钥;
调用加密机使用第三密钥产生一个加密的第四密钥,并将加密的第四密钥同步至后台端;
利用第四密钥对密码明文进行硬加密;
后台端还用于:
与前端服务器约定第三密钥;
利用第三密钥对加密的第四密钥进行解密,基于第四密钥对第二密文进行验密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744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