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涡旋压缩机自动装配生产线及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47483.2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7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郑卓韬;林秋宇;佘锦彬;郭伟丰;林典钦;孙敬伟;陈新辉;陈斌;王双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汕头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23P19/027;B23P19/00;B65G47/9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周增元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旋 压缩机 自动 装配 生产线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涡旋压缩机自动装配生产线,包括输送线、工装底板以及工位依次设置的第一装配装置、第二装配装置、第三装配装置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上述涡旋压缩机自动装配生产线的装配方法。采用本发明,通过第一装配装置、第二装配装置、第三装配装置对各零部件的工位的防漏视觉检测及进行标准化自动装配,装配节拍可高于1P/min,生产效率为人工作业的5倍以上,至少可以节省人工5人,不仅装配效率高,而且装配后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生产线,尤其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自动装配生产线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能源的枯竭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纯电动汽车逐步替代混合动力以及燃料电池汽车以至于完全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零排放是人类共同发展的方向。而汽车空调压缩机做为纯电动汽车的配件之一,也要不断发展以适应整个行业发展的需要。为了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空调使用,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种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为涡旋压缩机,涡旋压缩机由于装配工艺不成熟、配合间隙无法严格控制,造成压缩机的效率偏低,这直接导致耗电量的上升,严重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由于现有的装配工艺中,人工操作的精度和效率难以达到高速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自动装配生产线及装配方法。可使得涡旋压缩机得以高效率、高精度的进行装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自动装配生产线,包括输送线、工装底板以及工位依次设置的第一装配装置、第二装配装置、第三装配装置;
所述工装底板用于放置若干装配工件,且置于所述输送线上传送到各工位;
所述第一装配装置包括第一机械手、高频加热机,所述第一机械手用于将所述工装底板上的第一工件送至所述高频加热机加热,并从所述高频加热机上取出所述第一工件与所述工装底板上的第二工件、第三工件进行装配;
所述第二装配装置包括旋转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旋转机构上的第一取件机构、第二取件机构、电机螺丝刀,所述第一取件机构、第二取件机构用于从所述工装底板上取出第四、第五工件装配于所述工装底板上的第一工件上并通过所述电机螺丝刀进行紧固;
所述第三装配装置包括第二机械手、第三取件机构、第四取件机构、第五取件机构、压紧机构、紧固机构;所述第三取件机构、第四取件机构、第五取件机构用于从所述工装底板上取出第六工件、第七工件、第八工件,所述第二机械手用于将所述第一工件的装配体装套所述第六工件,并送至所述压紧机构进行压紧,还用于运载所述装配体承接所述第七工件、第八工件并送至所述紧固机构进行紧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装配装置还包括旋转盘、旋转联动机构、升降机构,所述旋转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放置所述第一工件的孔位,所述旋转联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高频加热机具有竖向设置的高频加热线圈,所述升降机构联动所述旋转盘的孔位套入所述高频加热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驱动机构、旋转板、设置于所述旋转板上的三组滑动机构,所述第一取件机构、第二取件机构、电机螺丝刀分别设置于所述三组滑动机构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联动所述旋转板从竖直面旋转至水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取件机构包括取密封圈头、推套、推出气缸,所述推套固定设置于所述推出气缸的推杆上,所述取密封圈头设置于所述滑动机构上,所述推套套设于所述取密封圈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取件机构包括三线端取件套,所述三线端取件套设置有负压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取件机构包括夹爪固定盘、夹爪转盘、夹爪滑块、滑块固定座、夹紧气缸、至少两个夹爪,所述夹爪向垂直设置于所述夹爪滑块下,所述夹爪滑块径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块固定座中,所述滑块固定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夹爪固定盘下,所述夹爪滑块上设置有导柱,所述夹爪转盘设置有收缩导槽,所述导柱滑动设置于所述收缩导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汕头大学,未经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汕头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74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