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门型架的绝缘横梁及门型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9139.7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0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周松松;周军;邓禹;杜怡君;李哲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0 | 分类号: | H02G7/00;H02G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夏德政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型架 绝缘 横梁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门型架的绝缘横梁,包括第一芯体、第一伞套和金具。第一芯体为杆状,第一芯体由绝缘材料制成。第一伞套环绕于第一芯体的外周壁上,第一伞套由绝缘材料制成,且第一伞套配置成增大爬距。金具位于第一芯体上,金具由导电材料制成,金具配置成固定导线。本申请的绝缘横梁使得导线可以直接连接到绝缘横梁上,省去了绝缘子,从而降低了门型架整体高度,有效避免了门型架上导线风偏、绝缘子零值及油漆片跌落引起的线路闪络跳闸,同时结构简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鸟类筑巢现象的发生,降低鸟害故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高压输变电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型架的绝缘横梁及门型架。
背景技术
门型架是电力系统变电站、换流站、升压站、开关站中常见装置,用于支撑导线、绝缘子等。但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城市内和郊区的变电站鸟类活动均显著增多,变电站内的主变压器架构、母线门型架构等处成为了鸟类筑巢的重灾区;也发生了一些门型架放电故障,包括由于门型架上导线风偏、绝缘子零值及油漆片跌落引起的线路闪络跳闸。
本申请提供一种门型架的绝缘横梁,能够有效避免门型架上导线风偏、绝缘子零值及油漆片跌落引起的线路闪络跳闸。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型架的绝缘横梁,包括第一芯体、第一伞套和金具。第一芯体为杆状,第一芯体由绝缘材料制成。第一伞套环绕于第一芯体的外周壁上,第一伞套由绝缘材料制成,且第一伞套配置成增大爬距。金具位于第一芯体上,金具由导电材料制成,金具配置成固定导线。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伞套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第一伞套沿第一芯体的长度方向布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金具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金具沿第一芯体的长度方向布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各金具均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伞套之间。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金具包括第一金具单体和第二金具单体,第一金具单体和第二金具单体分别位于第一芯体的相对设置的两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芯体为直杆状。绝缘横梁包括第二芯体、第二伞套、第三芯体、第三伞套、第四芯体和第四伞套。第二芯体为直杆状,第二芯体由绝缘材料制成。第二伞套环绕于第二芯体的外周壁上,第二伞套由绝缘材料制成,且第二伞套配置成增大爬距。第三芯体为直杆状,第三芯体由绝缘材料制成。第三伞套环绕于第三芯体的外周壁上,第三伞套由绝缘材料制成,且第三伞套配置成增大爬距。第四芯体为直杆状,第四芯体由绝缘材料制成。第四伞套环绕于第四芯体的外周壁上,第四伞套由绝缘材料制成,且第四伞套配置成增大爬距。其中,第二芯体的第一端与第三芯体的第一端连接成折弯状,第二芯体的第二端和第三芯体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芯体的两端连接,第二芯体与第三芯体的连接处经由第四芯体与第一芯体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芯体为弧形的杆状。绝缘横梁包括第五芯体、第五伞套、第六芯体和第六伞套。第五芯体为弧形的杆状,第四芯体由绝缘材料制成。第五伞套环绕于第四芯体的外周壁上,第四伞套由绝缘材料制成,且第四伞套配置成增大爬距。第六芯体为直杆状,第六芯体由绝缘材料制成。第六伞套环绕于第六芯体的外周壁上,第六伞套由绝缘材料制成,且第六伞套配置成增大爬距。其中,第五芯体平行于第一芯体,第五芯体经多个第六芯体与第一芯体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型架,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绝缘横梁和支架。绝缘横梁的第一芯体为水平设置。支架由导电材料制成,支架的数量为两个,各支架分别与第一芯体的两端连接,以支撑绝缘横梁。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绝缘横梁的第二芯体、绝缘横梁的第三芯体和绝缘横梁的第四芯体均分别位于第一芯体的上方。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绝缘横梁的第五芯体和绝缘横梁的第六芯体位于第一芯体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9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