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ngularjs实现前后端分离开发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9184.2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4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郝长征;闫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孚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孚泰和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20 | 分类号: | G06F8/20;G06F8/30;G06F8/38;G06F9/445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ngularjs 实现 后端 分离 开发 方法 系统 | ||
一种基于angular js实现前后端分离开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前端和后端共同基于HTTP访问协议约定RESTful格式的接口并录入到接口平台中;前端开发人员通过angular js指令进行前端开发平台组件的封装,基于浏览器的drag和drop事件拖拽组成页面,通过拖拽组件实现配置开发前端页面;前端访问接口平台管理的所能够仿真或转发的接口,或对接真实的后端接口,实时查看实现的页面效果。还包括一种基于angular js实现前后端分离开发的系统。实现了软件系统的前后端分离开发方式,在开发过程中能够使得前后端并行开发,同时实现了组件的高度复用,提高了开发效率,降低了功能开发过程中的编码量,同时提高了软件的产出质量,且通过接口管理平台很好的解决了前后端分离开发过程中对接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软件研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angularjs实现前后端分离开发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前后端分离已成为当前BS软件开发以及互联网项目开发的业界标准使用,目前大多数开发是通过nginx代理和tomcat的方式进行,也有中间增加一层nodejs,这种方式进行解耦,且前后端分离发展趋于分布式架构、具备强伸缩性、甚至多端适配。
前后端分离实现核心思想是前端HTML页面通过AJAX调用后端的Restful接口并使用JSON协议数据进行交互。前后端分离后能够实现前端只管前端页面的开发,后端人员能够只负责接口的实现,解耦之后这样能够快速并行开发。
目前前后端分离开发过程中有较多对接问题,代码复用率低,难以进行并行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angularjs实现前后端分离开发的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代码复用率低,难以进行并行开发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angularjs实现前后端分离开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前端和后端共同基于HTTP访问协议约定RESTful格式的接口并录入到接口平台中;
前端开发人员通过angularjs指令进行前端开发平台组件的封装,基于浏览器的drag和drop事件拖拽组成页面,通过拖拽组件实现配置开发前端页面;
前端访问接口平台管理的所能够仿真或转发的接口,或对接真实的后端接口,实时查看实现的页面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的接口平台由开源系统DoCelver实现,通过mockjs进行仿真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组件的注册方法包括:
通过angularjs中提供的config方法在程序启动时注册组件;
通过formioComponentsProvider来管理组织组件列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在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注册组件时还需要配置参数,包括:title组件名称,template组件展示模板,group所属分组,controller展示和操作数据对接。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angularjs实现前后端分离开发的系统,利用所述的方法,该系统包括:
接口平台,包含管理接口、仿真接口、测试接口、转发代理接口,用于对接前端开发平台和后端开发平台,实现在前端开发过程中仿真数据实时查看页面效果、后端实现开发过程中仿真真实接口;
前端开发平台,用于前端开发页面,进行组件封装,实现通过拖拽组件实现配置开发前端页面;
后端开发平台,用于后端开发接口,提供接口平台实现仿真真实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孚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孚泰和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孚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孚泰和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91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