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在押人员关系网络指导循证矫治工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9261.4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5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郎丽茜;陈清华;刘超;王华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28 | 分类号: | G06F16/28;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在押 人员 关系 网络 指导 矫治 工作 方法 | ||
1.基于在押人员关系网络指导循证矫治工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对收集的在押人员社交关系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整理,建立在押人员关系网络,并进行复杂网络统计特征分析;然后基于该在押人员关系网络,构建信息传递模型,找出网络中的关键节点;最后通过复杂网络的多种社团发现算法,对在押人员关系网络进行社团划分,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在押人员关系网络,分析其统计特性;
步骤2.基于在押人员关系网络建立信息传递模型,根据信息传递效率,找出“关键犯人”;
步骤3.对在押人员关系网络进行社团划分,分析团体行为;
步骤4.以“关键犯人”和小团体的分析为依据,设计适当的循证矫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2-1)收集可用于分析在押人员关系网络的数据;
2-2)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整理,构建在押人员关系网络;
2-3)采用复杂网络的统计特征分析的方法,寻找网络中的关键节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
3-1)基于在押人员关系网络,构建信息传递模型;
3-2)模拟信息在该网络上的传播过程,计算在押人员的信息传递效率;
3-3)根据传递效率确定网络中的关键节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4-1)基于在押人员关系网络,选择例如Fast greedy算法、随机游走算法、层次聚类算法等社团结构发现算法,对在押人员进行社团划分;
4-2)计算每个算法的模块度,取模块度最高算法的社团划分结果作为最终结果;
4-3)分析社团内部成员的社交关系和相处模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
5-1)基于上述的关键节点和社交关系,设计合理的矫正顺序和强度安排,跟踪了解矫正效果;
5-2)及时根据新的分析情况做出调整,更新矫正顺序和强度安排,实现矫正实践的效益最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926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