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量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0282.8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3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蒋远铃;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W1/14 | 分类号: | G01W1/14;B01D29/03;B01D29/33;B01D29/5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冯洁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量计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雨量计,涉及雨量计技术领域。该雨量计包括检测机构、集雨主体和过滤装置。集雨主体上设有内凹的承雨腔,承雨腔底部开设有检测入口,检测机构设置在集雨主体内部且与检测入口相匹配以用于检测从检测入口进入的雨水量。过滤装置安装在集雨主体的检测入口处,以用于过滤进入检测入口的雨水。过滤装置和集雨主体之间形成先导孔,先导孔导通检测入口和承雨腔。本发明提供的雨量计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微雨或者阵雨不容易实现有效检测的技术问题,并且还能提高检测的时效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量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雨量计。
背景技术
降雨量是重要的气象参数之一,人们会通过一系列的计量方式来检测降雨量,以达到预测旱涝灾害等目的;而在农业生产中,降雨量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雨量计时检测降雨量的设备,其原理是将利用传感器探测收集到的雨水量,并将采集的数据记录并传输到服务器中。雨量计需要先收集雨水然后再进行测量,收集雨水的部位一般类似于漏斗形式,受设备结构和成本限制,雨量计设备体积不会太大,而其收集雨水的面积一定,当降雨量较低或者只是阵雨时,收集到的雨水较少不足以在漏斗外壁形成水滴或者只形成较少水滴。当水滴没有雨水补充不再继续汇集加大时,由于水滴表面张力,大概率会依附于漏斗外壁,难以靠重力汇集流进检测区域,当阵雨过后,少量水滴会蒸发掉,从而造成漏检测的现象。另一方面,雨量计户外使用,为了防止沙尘、杂物、虫子等进入设备内部,一般都会在雨量收集漏斗中部加过滤网,而过滤网上有较多微小孔隙,降雨初始,收集到的部分雨水需要先浸润过滤网,然后才会流进检测区域,如此导致了检测时间的延后,时效性降低。一旦设备检测到雨滴时,往往已经降雨一段时间了,检测到的降雨量即达到中雨或大雨范围,与实际降雨过程存在较大出入,影响使用体验。为了减少此类误差,往往需要在数据处理上加以补偿校正,然而由于设备所处地理位置差异较大,降雨量模型也不尽相同,校正系数难以统一,校正难度较高。
现有技术中的雨量计在微雨或者阵雨时不容易实现有效的检测,并且在降雨初始阶段,难以检测到降雨量,一旦设备检测到降雨即为中雨或者大雨范围,导致检测时效性降低,影响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雨量计,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微雨或者阵雨不容易实现有效检测的技术问题,并且还能提高检测的时效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雨量计,包括检测机构、集雨主体和过滤装置。
所述集雨主体上设有内凹的承雨腔,所述承雨腔底部开设有检测入口,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集雨主体内部且与所述检测入口相匹配以用于检测从所述检测入口进入的雨水量。
所述过滤装置安装在所述集雨主体的所述检测入口处,以用于过滤进入所述检测入口的雨水。所述过滤装置和所述集雨主体之间形成先导孔,所述先导孔导通所述检测入口和所述承雨腔。
本发明提供的雨量计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雨量计在微雨或者阵雨的情况下时,少量的雨水进入至承雨腔中,并且沿内凹的承雨腔的内周壁滑动至过滤装置处,由于过滤装置需要一定时间的浸润才能实现雨水通过过滤装置进入检测入口而被检测机构检测到,在微雨或者阵雨的状态下,其降雨量小或者降雨时间短导致浸润过滤装置时间较长则难以进行有效的检测。而在本发明提供的雨量计中,微雨状态降下的少量雨水或者阵雨状态下短时间降下的少量雨水能直接通过先导孔导入至检测入口,从而使得少量雨水能被检测机构检测到,能节省浸润过滤装置所消耗的时间,以便于及时的检测到降雨,实现解决现有技术中微雨或者阵雨不容易实现有效检测的技术问题,并且还能提高检测的时效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所述过滤装置上具有第一安装面,所述集雨主体上具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相互配合,所述检测入口开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02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