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心肌梗死诊断的肠道微生物代谢标志物组合物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050473.4 申请日: 2020-09-29
公开(公告)号: CN112180013B 公开(公告)日: 2022-11-15
发明(设计)人: 詹红;铃木亨;霍志远;朱凤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脉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0/02 分类号: G01N30/02;G01N33/569
代理公司: 上海大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4 代理人: 顾小伟
地址: 201201 上海***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心肌梗死 诊断 肠道 微生物 代谢 标志 组合 及其 检测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心肌梗死诊断的肠道微生物代谢标志物组合物,包括乙酰左旋肉碱、γ‑丁基甜菜碱和氯化胆碱中的一种或多种。较佳地,用于心肌梗死诊断的肠道微生物代谢标志物组合物包括氯化胆碱和乙酰左旋肉碱。用于心肌梗死诊断的肠道微生物代谢标志物组合物包括氯化胆碱和γ‑丁基甜菜碱。用于心肌梗死诊断的肠道微生物代谢标志物组合物包括氯化胆碱、乙酰左旋肉碱和γ‑丁基甜菜碱。还提供相关检测方法以及应用。本发明的用于心肌梗死诊断的肠道微生物代谢标志物组合物能够用于心肌梗死诊断,可以准确、快速、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诊断心肌梗死,为尽快尽早进行治疗提供保障,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心肌梗死诊断标志物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心肌梗死诊断的肠道微生物代谢标志物组合物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目前是中国城乡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最新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数据表明: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肺心病500万,心力衰竭45万,风心病250万,高血压2.7亿,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心血管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心血管疾病刻不容缓。如何早期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寻找药物作用的有效靶点,开辟新的治疗途径,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中国有冠心病患者1100万人,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等。心肌梗死是冠心病里非常严重的分型,一旦出现心机梗死,就说明血管出现了急性的、完全性的闭塞,很可能会危及生命甚至导致猝死。心肌梗死是医院胸痛中心中最常见的危重症疾病,临床诊断主要是根据病史、心电图和血清酶的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生物标志物已被广泛用于心肌梗死的诊断、临床评估和预后评价等方面。

目前,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主要集中在大分子,如心肌损伤的标志物肌钙蛋白、CK-MB、肌红蛋白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冠状动脉疾病危险因素的标志物,例如TC、LDL-C、HDL-C、Lpa、TG、CRP、LP-PLA2等等;血栓栓塞生物标志物D-dimer;心力衰竭的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评价等方面的生物标志物B型利钠肽(BNP)或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现在针对大分子的检测方法大多采用生化法、免疫法等,方法的特异性和精确度较低,无法完全满足临床的更高要求。有些生物标志物,如NT-proBNP和BNP,由于人口学特征的影响、样本保存条件(标志物有活性易分解)以及药物也会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缺乏可以早期预警心血管的生物标志物。

人类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群落,肠道微生物群在免疫和防御、消化和代谢、炎症和细胞增殖中起到重要作用。来自红肉、鸡蛋、乳制品、咸水鱼的主要营养素胆碱、甜菜碱和肉碱,参与人体内的能量代谢等生物活动。摄入后,肠道微生物对这些营养素的发酵会导致三甲胺(TMA)的释放,通过宿主肝酶,含黄素的单加氧酶3(FMO3)转化为氧化三甲胺(TMAO)。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代谢小分子之一的TMAO参与胆固醇代谢、促进血小板高聚集增加血栓的形成、促进血管炎症反应导致动脉斑块形成。但目前尚无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心肌梗死)诊断相关的代谢标志物。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寻找到更多使用LC-MS/MS检测平台,且稳定性、特异性、灵敏度及精确度较大分子检测更高的一种或多种与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心肌梗死)诊断及预警相关的“肠心轴”上的肠道微生物代谢标志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心肌梗死诊断的肠道微生物代谢标志物组合物,其能够用于心肌梗死诊断,可以准确、快速、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诊断心肌梗死,为尽快尽早进行治疗提供保障,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脉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脉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04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