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卷材用沥青喷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0643.9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1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梁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四正北方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7/02 | 分类号: | B05B7/02;B05B15/55;B05B12/14;B08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千慕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32 | 代理人: | 管育进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卷材 沥青 喷涂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卷材用沥青喷涂装置,包括滑杆,所述滑杆的左端设置有第一雾化壳体,所述滑杆的右端设置有第二雾化壳体,所述第一雾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二雾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一雾化壳体和第二雾化壳体的正面均螺纹连接有喷管,所述喷管远离滑杆的一端设置有喷头,此时空气提前喷出,能够对防水卷材表面的灰尘进行清除,当“L”形板继续向右滑动,此时漏出吸液管,此时由于空气压缩作用在吸液管周围产生负压,从而将储料箱内液体吸出,实现雾化功能,同理,当松开握把,当“L”形板率先关闭吸液管,此时空气压缩管继续出气,将喷管内残余混合液喷出,防止堵塞喷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喷涂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水卷材用沥青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为了保证防水卷材的防水性能,需要对浸渍石油沥青制成的卷材和经碾压制成的卷材表面再次喷涂防水涂料。
防水涂料可以由多种原料制备得到,常见的防水涂料是由乳化沥青和橡胶胶乳混合促凝剂形成橡胶沥青涂膜,通过气压作用喷涂在防水卷材表面,这种防水涂料具有拉伸强度高和耐热性能好的特点,适用于高温施工环境和低温环境下使用,但是由于喷涂压力不均匀,容易造成乳化沥青和橡胶胶乳混合促凝剂时出现混合不匀的现象,从而导致喷涂时出现流挂、橘皮的情况。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卷材用沥青喷涂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1822217250.7),该专利技术将喷涂装置和上料装置相结合,使用沥青混合罐代替原来喷涂系统的存料仓,减少了改性沥青在存储转移中的损失,进而将现加工的改性沥青直接作用的防水卷材上,但是不具有自动调节气压的功能,不能同步调节混合料出料比例,在喷涂前无法提前清除防水卷材表面灰尘,在喷涂后无法清理残留混合料,容易造成喷头堵塞。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防水卷材用沥青喷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卷材用沥-青喷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沥青喷涂装置自动调节气压的功能,不能同步调节混合料出料比例,在喷涂前无法提前清除防水卷材表面灰尘,在喷涂后无法清理残留混合料,容易造成喷头堵塞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卷材用沥青喷涂装置,包括滑杆,所述滑杆的左端设置有第一雾化壳体,所述滑杆的右端设置有第二雾化壳体,所述第一雾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二雾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一雾化壳体和第二雾化壳体的正面均螺纹连接有喷管,所述喷管远离滑杆的一端设置有喷头,所述滑杆的正面中间位置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背面与滑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滑杆的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有移动块,所述滑板的左右两端与两组移动块之间均活动连接有斜杆,所述滑杆的左右两侧外壁均滑动连接有套管,所述滑杆的背面设置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外壁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滑杆的后侧设置有气压调节箱,所述气压调节箱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气压调节箱的内部相对进气管位置设置有压力调节阀,所述气压调节箱的左右两侧壁与第二雾化壳体和第一雾化壳体之间均设置有出气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雾化壳体和第二雾化壳体以滑杆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两组所述移动块以滑杆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保证两组移动块同步向两侧移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两组所述套管分别与两组移动块远离调节杆的一面连接,两组所述套管分别延伸至第一雾化壳体和第二雾化壳体的内部,通过移动块向两侧移动,从而带动套管同步向两侧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四正北方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四正北方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06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