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能设备散热风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0769.6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8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星;徐杨非;王少永;王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车四方所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熊光红 |
地址: | 4000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散热 风道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设备散热风道系统,包括储能设备以及散热装置,所述储能设备顶部一侧的空闲空间内设置有循环风机,储能设备顶部上的安装间隙之间形成有与循环风机的进风侧连通的送风风道,储能设备顶部与储能设备的箱体盖板之间的安全间隙形成有与循环风机的出风侧连通的回风风道,散热装置设置在送风风道和回风风道之间来进行连通;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合理利用了储能设备上原有的空间结构,使得形成后的整体结构布局合理且紧凑,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降低了整体尺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设备散热风道系统。
背景技术
有轨电车的储能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使其正常运转需要进行大量的散热,但是现有的散热方式大多为以自然风方式进行散热,其散热效率太低。
为了提高其散热效率,有的采用了专用的散热装置进行散热,但是因散热装置的风循环系统对进、出风口的尺寸要求严格,需要布置专用的回风风道,造成散热装置尺寸大,同时储能设备的尺寸也变大,造成整体设备的空间利用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设备散热风道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散热装置的风循环系统对进、出风口的尺寸要求严格,需要布置专用的回风风道,造成散热装置尺寸大,同时储能设备的尺寸也变大,造成整体设备的空间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储能设备散热风道系统,包括储能设备以及散热装置,所述储能设备顶部一侧的空闲空间内设置有循环风机,储能设备顶部上的安装间隙之间形成有与循环风机的进风侧连通的送风风道,储能设备顶部与储能设备的箱体盖板之间的安全间隙形成有与循环风机的出风侧连通的回风风道,散热装置设置在送风风道和回风风道之间来进行连通。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储能设备散热风道系统合理利用了储能设备顶部上的安装间隙以及储能设备顶部与储能设备的箱体盖板之间的安全间隙来对应形成送风风道和回风风道,与散热装置和循环风机配合来形成了一个循环散热风道系统;从而合理利用了储能设备上原有的空间结构,使得形成后的整体结构布局合理且紧凑,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降低了整体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循环风流动路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调加固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图;
图5为图4中B部的放大图;
图6为图5中滑动相抵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储能设备1、散热装置2、循环风机3、送风风道4、回风风道5、嵌设连接柱6、嵌设锁止槽7、安装槽8、锁止块9、限位滑动腔10、调节螺杆11、驱动块12、限位加固环13、连接环14、牵引涨紧绳15、调节主杆111、调节套112、调节孔113、环形固定槽114、卡接块115、滑动相抵块116、调节柱117。
结合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储能设备散热风道系统,包括储能设备1以及散热装置2,所述储能设备1顶部一侧的空闲空间内设置有循环风机3,储能设备1顶部上的安装间隙之间形成有与循环风机3的进风侧连通的送风风道4,储能设备1顶部与储能设备1的箱体盖板之间的安全间隙形成有与循环风机3的出风侧连通的回风风道5,散热装置2设置在送风风道4和回风风道5之间来进行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车四方所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车四方所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07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体管表面钝化装置
- 下一篇:用于测定不同退火温度对冷轧双相钢的影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