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厂碳源的筛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2076.0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7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高爱华;黄克毅;陈超越;王庆元;石岩;周洋;王庆庆;刘凯;马亚飞;王涛;常一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污水净化有限公司;郑州市格沃环保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张立强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碳源 筛选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碳源的筛选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若干份生物池好氧池末端泥水混合液;步骤2:将泥水混合液导入容器内,搅拌,测定泥水混合液DO;步骤3:待DO降至0.5 mg/L以下,向容器内加入硝酸钾和碳源,使容器内初始硝态氮含量达到35~45 mg/L,COD达到175~225 mg/L;步骤4:加入硝酸钾与碳源后0~120min从容器内取样,并过滤;然后测定硝态氮浓度;步骤5:绘制响应曲线图并得出反硝化速率;根据反硝化速率选择碳源。本发明采用科学方法筛选碳源,其筛选结果可信较高,极大降低了污水处理厂投加碳源的风险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碳源的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生活污水处理厂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也在进一步地提高。但由于我国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存在低C/N的特点,部分污水处理厂出水总氮达标难度较大,因此,需向生物系统投加部分碳源,强化生物脱氮效果。
目前,市场上污水处理药剂种类繁杂,包括葡萄糖、乙酸钠、乙酸和面粉等。污水处理厂根据经验或者直接向生物系统投加的方式寻找适用碳源。以上两种方式提高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风险和污水处理成本。
公开号为CN 111398521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外碳源筛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方法通过数据计算出碳源成本来比较碳源。在实际应用中,碳源的生产成本随市场变化,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和人工成本更是难以预测,因此该比较方法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较低;另外该方法的COD是根据活性污泥中硝酸钾的浓度而定,并未给出特定值。反硝化菌的反硝化过程是一个生物化学过程,反硝化效果受COD和硝酸钾的初始浓度影响较大。在使用该方法时,COD与硝酸钾的控制浓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有较大差异。
因此,亟需寻找一种筛选时间短、运行风险低、准确度高和低污水处理成本的碳源筛选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对象,通过投加适量硝酸钾与碳源,并根据活性污泥的反硝化情况,判断所投加碳源是否适于现有生物系统。本发明采用科学方法筛选碳源,其筛选结果可信较高,极大降低了污水处理厂投加碳源的风险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污水处理厂碳源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若干份生物池好氧池末端泥水混合液;
步骤2:将泥水混合液导入容器内,搅拌,测定泥水混合液的DO;
步骤3:待泥水混合液的DO降至0.5mg/L以下,向容器内加入硝酸钾和碳源,使容器内初始硝态氮含量达到35~45mg/L,COD达到175~225mg/L;所述碳源包括待筛选碳源和对照碳源冰醋酸。本发明中硝酸钾仅投加一次,筛选结果受人为操作影响较小,结果科学准确。
在微生物的反硝化过程中,若碳源为易降解碳源,反硝化反应速率较快且硝态氮消耗量较大。因此,硝态氮初始值不宜过低。若硝态氮的初始浓度较低,会增大后期硝态氮浓度的误差。加之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总氮浓度在40~50mg/L之间,综合以上原因,将硝态氮初始浓度设定在35~45mg/L,优选为40mg/L。
在反硝化过程中,以冰醋酸为碳源的硝化反应的碳氮消耗比为5:1,另外实践发现市场上除了冰醋酸以外的其他碳源表现多不如冰醋酸,因此将碳氮消耗比(5:1)作为衡量标准确定初始COD浓度。因此将COD浓度定为175~225mg/L,优选为200mg/L。
步骤4:加入硝酸钾与碳源后0~120min从容器内取样,并过滤;然后测定硝态氮浓度;
步骤5:绘制响应曲线图并得出反硝化速率;根据反硝化速率选择碳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污水净化有限公司;郑州市格沃环保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市污水净化有限公司;郑州市格沃环保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20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化菌种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谷物物料螺旋输送设备及其送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