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原铁路混凝土的组成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2450.7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9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康;王希;胡建伟;谢永江;冯仲伟;李林香;谭盐宾;程冠之;刘竞;李书明;董全霄;刘子科;王月华;王振;杨鲁;葛昕;饶云兵;谢亮;胡凡;齐婧;刘婷婷;何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锋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1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原 铁路 混凝土 组成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原铁路混凝土的组成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原铁路混凝土具体是由质量分数为15%~18%的胶凝材料、70%~80%的集料、5%~7%的拌合水以及1.5%~1.8%的化学外加剂组成,并通过一定的搅拌工艺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铁路混凝土的组成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水泥和矿物掺和料,其中水泥为强度等级不低于42.5,比表面积不高于350m2/kg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和低热硅酸盐水泥中的一种或几种;矿物掺和料为56d活性指数不低于70%,流动度比不低于90%的火成岩质矿物掺和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铁路混凝土的组成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材料中的火成岩质矿物掺和料具体是由磨细火成岩石粉、硅质增强材料、铝硅质增强材料、助磨剂及的激发剂按一定比例组配而成,是粉煤灰等传统矿物掺和料资源短缺地区的理想替代品;前期研究表明火成岩质矿物掺和料在物理密实填充、工作性能改善、水化放热控制等方面的作用与II级粉煤灰相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铁路混凝土的组成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其中粗骨料选用5mm~10mm与10mm~20mm组配而成的空隙率不超过40%的连续级配碎石;细骨料选用针片状含量不超过7%,细度模数为2.6~3.0,石粉含量为5%~10%的机制砂或混合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铁路混凝土的组成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合水为性能满足《铁路混凝土》TB/T 3275要求的自来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铁路混凝土的组成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外加剂包括聚羧酸减水剂、保坍剂、引气剂及早强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主要用于改善高原施工条件下混凝土拌合物气泡稳定性不足、硬化体早期强度发展缓慢等问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铁路混凝土的组成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粗细骨料按比例依次投入搅拌机内,然后添加1/2的拌合用水,搅拌60s;
b)将水泥和火成岩质矿物掺和料按比例依次投入搅拌机内,搅拌30s;
c)将剩余1/2的拌合用水及化学外加剂一并投入搅拌机内,搅拌12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锋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锋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24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轨可分离卫星推进服务舱主结构
- 下一篇:一种板杆式卫星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