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衣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2714.9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8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申纯太;邢攀;周宽;方红根;许升;刘晓明;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上海)家电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89/02 | 分类号: | D06F8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熊蒙 |
地址: | 266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衣机 | ||
本发明属于衣物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叠衣机,包括第一输送传送机构和第二输送传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传送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输送面和第二输送面;所述第二输送传送机构伸入所述第一输送面和第二输送面之间,包括与第一输送面相对设置的第三输送面;所述第一输送面与第三输送面之间形成挤压传送通道;所述第一输送传送机构和/或第二输送传送机构上设置第一宽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宽度调节机构用于带动第一/三输送面靠近或远离第三/一输送面,以调节所述挤压传送通道的宽度。本发明的叠衣机通过设置第一宽度调节机构,使衣物通过的挤压传送通道的宽度可调,从而可以自适应不同厚度的衣物,起到良好的挤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衣物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叠衣机。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家居生活中,需要将晾干的衣物折叠存储,目前大多数家庭都是采用人工折叠晾干后的衣物,通过单独手工折叠或叠衣板辅助折叠将衣物折叠收纳,费时、费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用于做家务的时间变少,来不及折叠收纳的衣物随意堆放,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收纳空间的浪费。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伴随着衣物种类的增多,叠衣过程更为繁琐,很多衣物人们不知该以何种方式折叠,使得折叠后的衣物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因而有必要提供给一种能适用于家庭等场景,用来帮助人们实现自动化折叠衣物的产品,可以有效地替换繁杂的叠衣工作,将人们从繁杂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
现有技术中存在通过将衣物在传送带间传送以起到在衣物长度方向进行折叠的装置。衣物在传送过程中的平整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衣物的最终折叠效果,因此,为保证衣物的折叠效果,在对衣物进行折叠之前,还需设置相应机构对衣物进行平整处理。
一种实现衣物平整处理的方式为通过两条传送带形成相对设置的两个传送面,在衣物通过两个传送面之间的传送通道时,通过传送带对衣物进行挤压,进而平整衣物。然而衣物的种类繁多,不同衣物的厚度也不尽相同,若两个传送面之间的距离固定,厚度过大的衣物可能无法通过,而厚度过小的衣物则无法与两个传送面充分接触,挤压效果不明显。
通过调整传送带的设置位置改变传送通道宽度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若需要针对每件衣物分别调整传送带的位置,用户操作过于繁琐,使得叠衣机带给用户的便利大打折扣。同时,为实现传送带位置可调,也必然会造成叠衣机结构更加复杂。而若通过传送带本身具有的弹性适应不同厚度的衣物,为保证传送带施加给衣物的挤压力足够,传送带的弹性不宜过大,因而可适应的厚度范围有限。另外,叠衣机的长期使用使传送带不断面临伸长与缩短,不可避免会造成传送带的疲劳,进而要面临传送带的更换问题,不便于使用。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自适应不同厚度的衣物的叠衣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叠衣机,包括第一输送传送机构和第二输送传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传送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输送面和第二输送面;所述第二输送传送机构伸入所述第一输送面和第二输送面之间,包括与第一输送面相对设置的第三输送面;所述第一输送面与第三输送面之间形成挤压传送通道;
所述第一输送传送机构和/或第二输送传送机构上设置第一宽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宽度调节机构用于带动第一/三输送面靠近或远离第三/一输送面,以调节所述挤压传送通道的宽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机架,所述第一输送传送机构包括若干输送转动辊以及缠绕在所述输送转动辊上的第一输送传送带,所述输送转动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其中,第一输送转动辊、第二输送转动辊和第三输送转动辊均设置在第一输送传送带内侧,第四输送转动辊设置在第一输送传送带外侧且位于第二输送转动辊和第三输送转动辊之间;第二输送转动辊和第四输送转动辊之间形成第一输送面,第四输送转动辊和第三输送转动辊之间形成第二输送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上海)家电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上海)家电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27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