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探伤装置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2963.8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9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赵静波;张晓强;祁圣英;张家瑞;杨文范;王国斌;孙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探伤 装置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准电源(1)和电流检测电路(2),所述基准电源(1)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探针(5),所述基准电源(1)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探针(6);所述电流检测电路(2)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有第三探针(7)和第四探针(8),所述电流检测电路(2)的输出端连接有电流表(10);所述基准电源(1)用于对待检测物加载基准电压,所述电流检测电路(2)用于检测待检测物上的电流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电源(3)和变压器(4),所述工作电源(3)用于为电流检测电路(2)提供电源,所述变压器(4)用于连接外部220V交流电(9),所述基准电源(1)和工作电源(3)分别与变压器(4)的次级绕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探针按照第一探针、第三探针、第四探针、第二探针的顺序排列安装在绝缘板(15)上,所述第三探针到第一探针的距离和第四探针到第二探针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三探针和第四探针之间的距离是第三探针到第一探针距离的1.5到2倍,所述绝缘板(15)上开设有4个与所述探针一一对应的定位孔(12),所述定位孔(12)中设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与探针顶端连接,所述弹簧(11)用于在所述探针使用时使所述探针和需要检测的装置均匀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电源(1)包括第二整流桥DZ2、集成电路IC4、二极管D4、二极管D5、三极管VT1、三极管VT2、电位器PR2、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解电容C7、电容C8、电解电容C9、电解电容C10和检测及热稳定指示灯LA2,所述第二整流桥DZ2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分别与变压器(4)的L3次级绕组的两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IC4的输入端脚与第二整流桥DZ2的正极输出端连接,且通过并联的电解电容C7和电容C8接地;所述集成电路IC4的ADJ脚通过电解电容C9接地;所述集成电路IC4的输出端脚与二极管D4的阳极和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与集成电路IC4的输入端脚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与集成电路IC4的ADJ脚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与阴极之间接有电阻R8;所述电位器PR2的一个固定端与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所述电位器PR2的另一固定端和滑动端均接地;所述检测及热稳定指示灯LA2的一端通过R7与集成电路IC4的输出端连接,检测及热稳定指示灯LA2的另一端为基准电源(1)的正极输出端且接有第一探针(5),检测及热稳定指示灯LA2的两端之间接有电阻R9,电解电容C10接地的一端为基准电源(1)的负极输出端且接有第二探针(6);所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电阻R8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和二极管D5的负极与集成电路IC4的输出端脚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在电阻R7的另一端并与电解电容C10正极和电阻R9、检测及热稳定指示灯LA2的一端相连;所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在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电阻R11和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基准电源(1)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连接在电阻R8和电位器PR2的连接点并与二极管D5的正极和集成电路IC4的ADJ脚和电解电容C9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电位器PR2的另一固定端和滑动端及电解电容C9的负极与基准电源(1)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构成恒流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电源(1)为5V基准电源,检测及热稳定指示灯LA2用于作为热稳定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296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