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十字型钢柱桩孔外植筋钢筋笼形成劲性柱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4134.3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1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芳;曹波;王友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重庆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C5/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万霞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十字 型钢 柱桩孔外植筋 钢筋 形成 劲性柱 方法 | ||
1.一种十字型钢柱桩孔外植筋钢筋笼形成劲性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平整硬化施工场地,备用;
(2)在施工场地上搭设若干措施胎架,所有措施胎架沿十字型钢柱纵向间隔设置,用于支撑十字型钢柱;所述措施胎架包括一根横梁以及两根支撑梁,横梁水平设置,两根支撑梁竖直设置且底部固定在横梁上,并在每根支撑梁对应的横梁两侧分别水平设有一根平衡梁,两根平衡梁分别与横梁垂直设置,且该两根平衡梁位于同一直线上;
(3)吊装十字型钢柱,将十字型钢柱卧式放置在所有措施胎架上,所述十字型钢柱一端的翼缘板上设有若干牛腿,用于安装钢梁,使得十字型钢柱的两块腹板放置在措施胎架两根支撑梁上,且十字型钢柱中心线对应措施胎架中心线,然后将支撑梁和对应的十字型钢柱腹板点焊固定;
(4)按待植筋钢筋笼设计长度,在十字型钢柱四个翼缘板上弹定位线标记待植筋钢筋笼顶端和底端位置,其中钢筋笼顶端为靠近设有牛腿一端,钢筋笼顶端和底端的四条定位线分别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5)在待植筋钢筋笼顶端和底端对应的十字型钢柱上焊接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支撑框架以及设置在支撑框架外侧的圆环板带,焊接第一定位件时,先将支撑框架焊接固定在十字型钢柱翼缘板上,然后在焊接固定圆环板带,所述圆环板带具有一定宽度,并且圆环板带外径和待植筋钢筋笼直径对应;然后以这两个第一定位件为起止端拉设至少一条水平控制线;
(6)在待植筋钢筋笼顶端和底端之间的十字型钢柱上再间隔均匀地焊接若干第一定位件,并且所有圆环板带位于水平控制线以内并与所有水平控制线抵接;
(7)以待植筋钢筋笼顶端和底端对应的两圆环板带同一水平位置为基准点拉线、弹线,确定第一根待焊接钢筋笼纵筋的焊接位置;然后按待植筋钢筋笼纵筋设计间距沿圆环板带周长依次拉线、弹线,确定所有待焊接钢筋笼纵筋的焊接位置;
(8)根据步骤(7)确定的焊接位置,依次在所有第一定位件的圆环板带上焊接钢筋笼纵筋,纵筋在每个圆环板带的焊缝长度等于圆环板带宽度;
(9)完成所有钢筋笼纵筋的焊接后,再绑扎拉筋,最后再绑轧箍筋,完成箍筋的绑扎后即得到劲性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字型钢柱桩孔外植筋钢筋笼形成劲性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四边形框架,四边形框架的四边内侧分别与十字型钢柱四个翼缘板对应焊接固定,同时四边形框架四边两端向外延伸使得支撑框架的外缘在同一圆上,该圆直径与圆环板带直径对应,然后将两半圆形状的钢板形成的圆环板带的内表面与支撑框架外缘焊接固定,并将两半圆形状的钢板的连接处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十字型钢柱桩孔外植筋钢筋笼形成劲性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四边形框架的四边外侧和对应的圆环板带内表面之间分别设有加筋支撑板,加筋支撑板一端与四边形框架其中一边外侧焊接固定且等分垂直该四边形框架的边,另一端与对应的圆环板带内表面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十字型钢柱桩孔外植筋钢筋笼形成劲性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十字型钢柱的纵向上设有若干加劲板,每块加劲板设于十字型钢柱相邻两腹板之间,加劲板为五边形,其中四边分别与十字型钢柱对应的两腹板以及对应的两翼缘板内侧焊接固定,且每四块加劲板形成一组位于十字型钢柱同一横截面上并与第一定位件的位置对应,每块加劲板中心设有漏浆孔,用于浇筑混凝土时漏浆,所述加劲板在焊接支撑框架前进行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字型钢柱桩孔外植筋钢筋笼形成劲性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十字型钢柱底端设有灯笼架,同时钢筋笼向下延伸并通过第二定位件固定套在灯笼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十字型钢柱桩孔外植筋钢筋笼形成劲性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笼架为由四根立柱及若干横杆形成的矩形框架结构,四根立柱位于矩形的四个顶点,每四根横杆位于同一平面且每根横杆连接相邻两根立柱,并在竖直方向上相邻两横杆和对应两立杆形成的矩形框内沿对角线设有斜撑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重庆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重庆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41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秸秆降解菌及分离筛选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清数据传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