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清数据传输线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4240.1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6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彭中朝;宋强;李端生;王庆;丁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博硕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0 | 分类号: | H01B11/00;H01B11/10;H01B7/17;H01B7/00;H01B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德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8 | 代理人: | 刘希慧 |
地址: | 343100 江西省吉安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传输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清数据传输线,该传输线包括:一线芯部,该线芯部包括至少一线芯单元,该线芯单元包括:两个平行分布的信号线,其中,所述信号线包括:导体,由7根直径为0.04±0.001mm镀锡铜线绞合形成;绝缘层,包覆于所述导体上,该绝缘层由FEP材料制成,其中,所述绝缘层的直径为0.31±0.03mm;屏蔽层,设置于两个所述信号线的外侧;包带层,包覆于所述屏蔽层上。本发明的传输线,高频特性良好,传送画面高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清数据传输线。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化工程的加速推进,高清视频、音频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对数据传输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及人们对环保观念的逐步深入,传统数据线已不能完全满足数字影像技术对高分辨率、高传输速率、高色深图像及数字音频的要求。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0554900.4中公开了一种HDMI超高清延长数据传输线及制备该传输线的模具。所述传输线由内至外包括填充物、多个信号线组、多根电子线、外围地线、包含双层双面金属箔的总屏蔽层、双层编织层以及护套层,所述多个信号线组位于所述填充物的外围,所述电子线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所述信号线组之间,所述总屏蔽层从外侧将所述填充物、所述多个信号线组、所述多根电子线和所述外围地线包覆在一起,所述双层编织层在外侧包覆所述总屏蔽层,所述护套层在外侧包覆所述双层编织层。所述模具用于制备所述传输线。该技术方案中的信号线组不符合HDMI2.1高频要求的协会标准,传输画面不够高清,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方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清数据传输线,达到HDMI2.1高频要求的协会标准,所呈现的画面更清晰逼真,色彩更丰富,视听效果更佳,画面延迟、卡顿现象减少。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清数据传输线,该传输线包括:
一线芯部,该线芯部包括至少一线芯单元,该线芯单元包括:
两个平行分布的信号线,其中,所述信号线包括:
导体,由7根直径为0.04±0.001mm镀锡铜线绞合形成;
绝缘层,包覆于所述导体上,该绝缘层由FEP材料制成,其中,所述绝缘层的直径为0.31±0.03mm;
屏蔽层,设置于两个所述信号线的外侧;
包带层,包覆于所述屏蔽层上。
优选地,所述屏蔽层由直径为0.03±0.001mm的镀锡铜线编织形成,编织绞距6.7±0.3mm。
优选地,所述包带层为PTFE材料制成,所述包带层的缠绕节距为6.0±0.2mm。
优选地,所述线芯单元的数量为7个,7个所述线芯单元成排间隔分布;
所述线芯部的外侧还设有第一护套层,该第一护套层与所述线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填充物。
优选地,该传输线还包括两条平行分布的2000D的第一聚酯纤维绳,其中,7个所述线芯单元位于两条所述第一聚酯纤维绳之间,任一所述第一聚酯纤维绳与任一所述线芯单元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一填充物为棉线。
所述线芯单元的数量为7个,7个所述线芯单元相互平行,其中,另外6个所述线芯单元位于1个所述线芯单元的四周;
所述线芯部的外侧还设有第二护套层,该第二护套层与所述线芯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填充物。
优选地,该传输线还包括两条平行分布的2000D的第二聚酯纤维绳。两条所述第二聚酯纤维绳置于位于中心位置的所述线芯单元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任一所述第二聚酯纤维绳与任一所述线芯单元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二填充物为棉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博硕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博硕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42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