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母线转接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5024.9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6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吴传炎;宋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数字之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5/00 | 分类号: | H01R25/00;H01R25/14;H01R13/02;H01R13/502;H01R13/527;H01R13/631;H01R13/639;H01R24/00;H01R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创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8 | 代理人: | 彭随丽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母线 转接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母线转接组件,涉及建筑布线系统及其连接器技术领域。一种母线转接组件,包括母线转接器,所述母线转接器包括:转接器本体,所述转接器本体包括至少两个端口;至少两个转接器插头,每个所述转接器插头可插拔的安装在一个所述端口上。本发明通过连接器本体、端口和连接器插头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得连接器本体上的多个方向上设置多个连接器插头。同时可实现插头的更换和可插拔,简化了布线的难度。本发明通过连接器本体、端口、连接器插头和母线导轨等组件的配合,进一步减少线缆的用量及布线安全性,提高了布线效率,并且能够让线缆布线适配于任何墙面,针对任何角度都可以进行布线,无需另外进行任何施工,既能完成线缆的布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布线系统的布线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母线转接组件。
背景技术
在针对室内建筑进行电缆管线布置的时候,需要在建筑构建的过程中制作电缆管线容纳管槽,并且将制作好的电缆管线深埋在容纳槽中或墙体开槽埋管,目前建筑管线铺设方式主要通过管、底盒等进行线缆铺设,该方法预先在墙体开槽埋管、底盒等再穿线缆。此种布置方式会造成电缆管线布线困难、要求一定技术难度、难以更换、难以检修、易腐蚀等情况。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这种解决方案,其采用分配盒、过线盒、套管、人工剥线、接线等方式通过平行布线的方式进行室内建筑电缆管线布置。随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装配式建筑兴起,尤其SI技术体系成为国际上建筑工业化的通用体系和发展方向,这种传统布线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现有技术中的管、暗盒(或称底盒)、管附件、穿线、接线等铺设工作量大,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工业化、部品化等需求;布线过程中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施工效率低,导线穿管易出现导线保护破损、拉断等风险,出现用电安全隐患;
第二,现有技术中需要进行现场施工湿法作业,需要破环墙体开槽修补,对墙体破坏大;电线接口较多,接点多,作业易出现接点接触不可靠情况,给用电带来安全隐患;
第三,现有技术中的布线更换、变更、改造等施工困难,需要拆除重新布设;并且现有技术中的布线方式一般采用平行布线,使用材料多、湿法作业等造成不环保,本专利可采用为树干式布线;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母线转接组件,通过连接器本体、端口、连接器插头、旋转轴和母线导轨等装置,降低了布线施工复杂性、减少了线缆用量,提高了线缆布线效率;杜绝了布线过程中穿线、剥线、接线等作业,降低了布线操作人员技能要求及作业强度;布线采取插接方式,对部品更换、布线布局改造、变更等修改、扩展等后期作业、维护等提供了方便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母线转接组件,包括母线转接器,所述母线转接器包括:至少两个端口的转接器本体;以及,至少两个转接器插头,每个所述转接器插头可插拔的安装在一个所述端口上。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转接器本体设置有旋转轴,使得所述至少两个端口绕所述旋转轴进行旋转,所述旋转轴包括:第一上导体圆盘和第一下导体圆盘,第二上导体圆盘和第二下导体圆盘,第三上导体圆盘和第三下导体圆盘;上导体圆盘和下导体圆盘为圆环结构,布设在所述旋转轴周围;所述上导体圆盘与所述下导体圆盘之间相互接触进行电连接。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转接器本体的材质选长度不可变的硬性材质或长度可变的柔性材质的一种。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转接器插头包括:第一电极,其包括第一触点,所述第一触点设置在所述转接器插头的第一侧;第二电极,其包括第二触点和第三触点,所述第二触点和所述第三触点之间间隔固定距离设置在所述转接器插头的第二侧;和防呆导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数字之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数字之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50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