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浇注系统挡渣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5359.0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9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马广华;吕芳遂;于祥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金河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大连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7 | 代理人: | 孙丽珠 |
地址: | 116400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浇注 系统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铸件浇注系统型腔中的挡渣形式,具体是改进的浇注系统挡渣结构,包括:直浇道,直浇道底部与横浇道连通,横浇道为环形结构,横浇道环内形成铸件形腔;横浇道内壁均匀开设有横浇口,从横浇口通向型腔内部设有内浇道,内浇道的内浇口通入到铸件型腔内部;相对于原有工艺中的均匀布置在横浇道的内浇口,水口易进脏进入到型腔内进而需要在内浇口增加过滤网;本发明改变了内浇道在整个横浇道上的布局,使各内浇口开在横浇道的末端,相比于原有工艺中铁水在横浇道上流动到第一个内浇口的距离长,让脏能充分上浮而不进入型腔内;在横浇道上首个至末个横浇口之间的距离短,并且无需在内浇口上增加过滤网,进行产生易碎的问题,挡脏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件浇注系统型腔中的挡渣形式,具体的是涉及改进的浇注系统挡渣结构及方法,属于浇注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浇注系统是在生产铸件产品时,负责将金属液引入铸型中形成铸件的一系列通道。除了起到引流作用外,浇注系统还有改善金属液流态、加强铸件补缩、集渣挡渣等作用。因此,铸件浇注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铸件的内在质量。
浇注系统设计通常是用合理的截面积比来挡渣,实际生产中内浇口是用陶瓷管或扁平内浇口从横浇口下面往型腔引入铁水。
采用内浇口是用扁平内浇口从横交口下面往型腔引入铁水的结构如图3所示;此方法中扁平内浇口吸附作用小,有利于脏在横浇道中上浮,从而保证进入型腔的铁水是纯净的,可很多铸件开不了自带内浇口,必须是用陶瓷管。
进而采用陶瓷管工艺,内浇口直接放在横浇口下面,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此方法中内浇口直接放在横浇口下面,吸附力大,横浇道中铁水的脏没有来得及上浮便吸入型腔内。所以各铸造厂都是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增加过滤网,内浇口在横浇口上均布,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水口易进脏,过滤网不但增加成本,而且易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实现挡脏效果,能让脏充分上浮而不进入型腔内,对各浇道布局形式进行改进,提供了改进的浇注系统挡渣结构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改进的浇注系统挡渣结构,包括:直浇道,所述直浇道底部与横浇道连通,横浇道为环形结构,横浇道环内形成铸件形腔;所述横浇道内壁均匀开设有横浇口,从横浇口通向型腔内部设有内浇道,内浇道的内浇口通入到铸件型腔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横浇道为一端缺口式环形浇道,在远离缺口方向的一端顶部中心位置与直浇道的底部连通,直浇道的顶部位为直浇口;
进一步的,横浇道上与直浇道连通的一端为横浇道的首端,缺口端部为横浇道的末端;直浇道为总浇道,以直浇道的直浇口为中心向两边的横浇道中分配金属液形成分流式浇道;
进一步的,所述横浇道上开设的内浇道的数量为8个,每4个对称的设置在横浇道上直浇口位置至横浇道末端位置;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内浇道的横浇口位置偏向集中于横浇道末端方向;
进一步的,横浇道上以直浇口为起点至第一个横浇口的距离长,从而增加金属液在此段浇道的流经时间,能让金属液中的脏污充分上浮避免进入到型腔内;
进一步的,对称的设置在横浇道上直浇口位置至横浇道末端位置的每4个内浇道上分别为第一内浇道、第二内浇道、第三内浇道及第四内浇道;
进一步的,第一内浇道在横浇道上的横浇口至第四内浇道在横浇道上横浇口的距离短。
此浇注系统的挡渣方法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金河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金河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53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