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由切换中药丸尺寸规格的制丸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6194.9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0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田志楼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昌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6 | 分类号: | A61J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 切换 药丸 尺寸 规格 制丸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中药相关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自由切换中药丸尺寸规格的制丸机装置,包括主体箱,主体箱内设有切换转盘腔,切换转盘腔左端壁连通设有开口向左的摩擦轮腔,切换转盘腔上侧设有中药泥腔,中药泥腔下端壁连通设有向下延伸贯穿切换转盘腔至开口向下的中药泥通道,中药泥通道左端壁连通设有位于切换转盘腔下侧的主转盘腔,本装置通过凸轮的往复移动效果以及搓丸轮的剪切效果,从而实现了中药由药泥到药丸的全自动生产,提高了中药丸的生产效率且保证了药丸制作过程中的卫生安全,同时通过转动装置中的切换摩擦轮以及切换旋钮,可自由切换药泥通口及搓丸轮的规格尺寸,从而改变中药丸的生产规格,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自由切换中药丸尺寸规格的制丸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中药丸生产很大一部分还是通过人工手动进行,这种中药丸的生产方式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搓药丸,首先卫生问题较难保证,其次人工制作的药丸会产生规格差异,从而质量无法保证,而目前的中药丸生产设备由于搓丸轮都为统一的规格,同时为此类设备更换搓丸轮又较为麻烦,从而此类设备无法较便捷的进行药丸尺寸的切换,适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由切换中药丸尺寸规格的制丸机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可自由切换中药丸尺寸规格的制丸机装置,包括主体箱,所述主体箱内设有切换转盘腔,所述切换转盘腔左端壁连通设有开口向左的摩擦轮腔,所述切换转盘腔上侧设有中药泥腔,所述中药泥腔下端壁连通设有向下延伸贯穿所述切换转盘腔至开口向下的中药泥通道,所述中药泥通道左端壁连通设有位于所述切换转盘腔下侧的主转盘腔,所述中药泥通道右端壁连通设有与所述主转盘腔对应的副转盘腔,所述主转盘腔后端壁连通设有主环形轴腔,所述主转盘腔后端壁连通设有位于所述主环形轴腔内侧的凸轮板腔,所述凸轮板腔后端壁连通设有凸轮推杆腔,所述凸轮推杆腔后端壁连通设有凸轮腔,所述凸轮腔右侧设有与所述主环形轴腔后端壁连通的锥齿轮腔,所述锥齿轮腔后侧设有传动摩擦轮腔,所述传动摩擦轮腔右端壁连通设有环形摩擦轮腔,所述切换转盘腔上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切换转盘腔内的切换转盘轴,所述切换转盘腔内设有与所述切换转盘轴固定连接的切换转盘,所述切换转盘内以所述切换转盘轴为中心周向设置有四个大小不一且上下贯通且能够与所述中药泥通道对应的药泥通口,所述摩擦轮腔上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摩擦轮腔内的摩擦轮轴,所述摩擦轮腔内设有与所述摩擦轮轴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切换转盘抵接且延伸至外界的切换摩擦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环形摩擦轮腔前端壁连通设有与所述副转盘腔后端壁连通的副环形轴腔,所述副转盘腔前侧设有同步齿轮腔,所述同步齿轮腔前侧设有向左延伸且位于所述主转盘腔前侧的同步传送带腔,所述凸轮腔左侧设有位于所述主环形轴腔内侧且与所述主体箱固定连接的搓丸电机,所述中药泥腔左端壁上侧末端连通设有开口向上的进料口,所述中药泥腔上侧设有向右延伸的压料传送带腔,所述压料传送带腔下侧设有位于所述中药泥腔右侧且与所述主体箱固定连接的进料电机,所述中药泥腔上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至所述压料传送带腔内且向下延伸至所述中药泥腔内的压料丝杆,所述中药泥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压料丝杆螺纹配合连接的压料板,所述进料电机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向上延伸至所述压料传送带腔内且与所述主体箱转动配合连接的进料电机轴,所述进料电机轴与所述压料丝杆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压料传送带腔内的压料传送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昌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诸暨昌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61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