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定装置和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6357.3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8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付宏程;章志才;韩光杰;宋心雷;陶莹;李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B62D21/0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陈小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装置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固定装置和汽车,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的一端用于与汽车的车架连接,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用于与汽车的控制盒连接,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对应间隔设置,第二支撑部的一端用于与汽车车架连接,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用于与控制盒连接。本发明的固定装置可以固定具有凹凸安装面的控制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和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汽车的控制盒的安装中,是将控制盒通过单个支架固定在汽车的车架上,即,用螺栓将支架固定在车架上,再用螺栓将控制盒固定在支架上。然而,现有的支架固定的是安装面为平面的控制盒,针对控制盒的安装面为凹凸面时,现有的支架结构无法固定这类控制盒。
鉴于上述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固定装置和汽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和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支架无法固定具有凹凸安装面的控制盒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用于与汽车的车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汽车的控制盒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对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用于与汽车车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控制盒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用于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用于与所述控制盒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供安装螺栓穿过的第一支架安装孔,第一支架安装孔用于与所述车架上的固定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供锁紧螺栓穿过的第一控制盒安装孔,所述第一控制盒安装孔用于与所述控制盒上的固定孔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所述第一支架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板沿远离所述车架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用于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用于与控制盒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支架包括供安装螺栓穿过的第二支架安装孔,第二支架安装孔用于与所述车架上的固定孔对应设置,所述第四支架包括供锁紧螺栓穿过的第二控制盒安装孔,所述第二控制盒安装孔用于与所述控制盒上的固定孔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三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安装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开设有所述第二支架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板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沿远离所述车架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沿靠近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四安装板,所述第四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第四支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架和第四支架上均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于避让所述控制盒的凸出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部开设有线束固定孔。
优选地,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固定装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固定装置包括对应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的一端用于与汽车的车架连接,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用于与汽车的控制盒连接,第二支撑部的一端用于与汽车车架连接,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用于与控制盒连接,在将汽车的控制盒固定到固定装置上时,先将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和第二支撑部的一端固定到汽车车架的相应位置,此时,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具有间隙,可容纳控制盒安装面的凸出部分,再将控制盒固定到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从而使得本发明的固定装置可以固定具有凹凸安装面的控制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63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