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拟穴青蟹抗菌肽Spamprin4-23 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6725.4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9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坚;朱学武;陈芳奕;陈慧芸;彭会;李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8 | 分类号: | C07K7/08;A61K38/10;A61P31/04;A61P31/10;A23K20/147;A23K20/195;A23K50/8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陈丹艳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拟穴青蟹 抗菌 spamprin base sub 23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拟穴青蟹抗菌肽Spamprin4‑23及其应用,该抗菌肽的分子式为C94H154N41O27S1,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01。本发明的拟穴青蟹抗菌肽Spamprin4‑23,具有较强的抗细菌活性及抗真菌活性,抗菌效果好,抗菌谱广,杀菌速率快,其来源于甲壳动物,可作为有效成分应用于水产饲料添加剂、防霉防腐药物、抗菌药物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拟穴青蟹抗菌肽Spamprin4-23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简称青蟹,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经济养殖蟹类。青蟹早期发育阶段尤其是幼龄期可能存在一段“危险期”,即母源抗性因子的耗尽而青蟹幼体自身免疫功能还未健全,此时青蟹幼体与自然环境中众多的微生物接触,容易受到外界微生物的侵染而导致大量死亡。故青蟹幼体阶段是其存活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机体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s)与病原菌表面相关分子结合,促进抗菌肽的合成,来防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也称为天然抗生素,是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小分子肽,是虾、蟹、贝类等无脊椎动物先天性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效应分子,在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本实验通过LPS和解藻弧菌分别对青蟹幼体阶段进行人工感染,观察青蟹早期不同发育阶段相应的免疫应答变化,从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未知免疫相关因子,从蛋白水平上鉴定其免疫方面的功能。
抗菌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体中的小分子肽物质。其中大部分属于阳离子抗菌肽,只有少部分属于阴离子抗菌肽。尽管抗菌肽的长度、氨基酸组成和二级结构各不相同,但其都具有适合与膜结合的两亲性结构。抗菌肽在生物体内,除了具有抗菌功能外,还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因此它们是机体先天性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分。由于抗菌肽可以通过使用多种机理杀灭微生物,不易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所以它们被视为抗生素的最佳替代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拟穴青蟹抗菌肽Spamprin4-23及其应用,该拟穴青蟹抗菌肽Spamprin4-23具有较强的抗细菌活性及抗真菌活性和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提供了一种拟穴青蟹抗菌肽Spamprin4-23,其氨基酸序列为:
Ala-His-Cys-Gln-Thr-Arg-Arg-Thr-Ala-Ser-Ser-Pro-Arg-Trp-Ser-Arg-His-Arg-Gly-Ala
(SEQ ID NO.01)。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提供了上述的一种拟穴青蟹抗菌肽Spamprin4-23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三是:提供了一种抗菌药物,其有效成分包括拟穴青蟹抗菌肽 Spamprin4-23,所述拟穴青蟹抗菌肽Spamprin4-23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01。该抗菌药物用于抑制和/或杀灭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四是:提供了一种拟穴青蟹抗菌肽Spamprin4-23在制备防霉防腐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67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