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推紧顶具的发动机放气机构装配方法及推紧顶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7506.8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6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杜龙梅;梁键;王天;谭陈林;赵健;王剑;辛宇航;郭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18 | 分类号: | F01L1/18;F01L1/46;B23P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推紧顶具 发动机 放气 机构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推紧顶具的发动机放气机构装配方法及推紧顶具,调节放气活门主动杆摇臂和放气活门从动杆摇臂,使放气活门与放气总管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此时,旋转靠近放气活门主动杆摇臂位置和靠近放气活门从动杆摇臂位置的推紧顶具的推杆,使压块将放气活门主动杆摇臂和放气活门从动杆摇臂顶紧保持不动;将放气活门主动杆摇臂与放气活门从动杆摇臂通过多连杆组件连接,先将多连杆组件的第一根连接杆与放气活门主动杆摇臂连接,最后调节多连杆组件的最后一根连接杆的长度,使多连杆组件的最后一根连接杆与放气活门从动杆摇臂连接,完成发动机放气机构的装配。本发明能够提高装配质量,降低放气活门主动杆或放气活门从动杆断裂的故障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配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推紧顶具的发动机放气机构装配方法及推紧顶具。
背景技术
放气活门主动杆和放气活门从动杆均属于放气活门操纵杆,是某型发动机放气机构的主要组件。具体的,放气活门操纵杆共有四个,一个为放气活门主动杆,一个为放气活门从动杆,其余两个为支撑杆,其中,放气活门主动杆与放气活门从动杆正对设置。它们均安装在中介机匣的外套管中,内端用支架固定在中介机匣分隔环上,外端用圆板和螺母固定在中介机匣的安装凸台上,四个放气活门操纵杆间隔90°均布。每个操纵杆的内端有一个U形拨叉与放气活门连接。放气活门主动杆外端有外花键与防喘调节系统的放气活门控制杆连接,将防喘调节系统的运动传给放气活门主动杆的拨叉,进而操纵放气活门的启、闭。放气活门主动杆与放气活门从动杆带动放气活门运动,两个支撑杆保证了放气活门运动的平稳性,放气活门的运动是近似螺旋形运动。
发动机使用过程中,多次发生放气活门主动杆或放气活门从动杆的断裂故障,为分析故障原因,对放气活门主动杆进行了部件静应力测量试验和动应力测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放气活门主动杆疲劳断裂原因为放气活门变形导致放气活门主动杆和放气活门从动杆产生较大附加应力,放气活门变形的原因为初始装配不当。
由于放气活门与放气总管装配于高压压气机机匣外部、外涵机匣内部,用于调节放气活门处于完全关闭位置的放气活门主动杆摇臂和放气活门从动杆摇臂分别处于发动机外部接近水平位置的左右两侧,现有技术中通过人为扶持放气活门主动杆摇臂和放气活门从动杆摇臂使放气活门处于完全关闭位置,即保证放气活门与放气总管贴合面在圆周方向紧密贴合,操作不方便,且在装配过程中容易出现由于人员疲劳、工作疏忽或互相协调配合不一致等原因造成装配不可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推紧顶具的发动机放气机构装配方法及推紧顶具,能够提高装配质量,降低放气活门主动杆或放气活门从动杆断裂的故障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推紧顶具的发动机放气机构装配方法,推紧顶具包括支座、推杆和压块,所述推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支座并与支座螺纹连接,所述压块连接在所述推杆的一端;
发动机放气机构装配方法如下:
将放气活门与放气总管安装,将放气活门主动杆、放气活门从动杆和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放气活门连接,另一端分别穿出中介机匣,且所述放气活门主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放气活门主动杆摇臂、所述放气活门从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放气活门从动杆摇臂,将外涵机匣与所述中介机匣连接;
将推紧顶具分别固定在靠近所述放气活门主动杆摇臂和所述放气活门从动杆摇臂的位置;
调节所述放气活门主动杆摇臂和所述放气活门从动杆摇臂,使所述放气活门与所述放气总管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此时,旋转靠近所述放气活门主动杆摇臂位置的推紧顶具的推杆,使压块将所述放气活门主动杆摇臂顶紧保持不动,旋转靠近所述放气活门从动杆摇臂位置的推紧顶具的推杆,使压块将所述放气活门从动杆摇臂顶紧保持不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75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规则生成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液辅助激光加工微孔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