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居民用电采集装置、居民用电负荷识别方法及识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7671.3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7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影;彭鑫霞;袁瑞铭;巨汉基;刘岩;郑思达;庞富宽;王晨;张威;王皓;妙红英;梁琪琳;岳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2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平;周永君 |
地址: | 102208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居民 用电 采集 装置 负荷 识别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居民用电采集装置、居民用电负荷识别方法及识别装置,居民用电采集装置包括:用电负荷采集组件、壳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和电压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用电负荷采集组件,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入端和电压传感器的输入端分别用于与居民用电入户总线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居民用电采集装置结构简单且可靠,能够有效节省居民用电采集所需消耗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及物力成本,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居民用电采集的可靠性、安全性及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居民用电采集装置、居民用电负荷识别方法及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我国的电网供电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并开始将发展方向往高新技术领域拓展,着重进行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网就是用智能化系统对电力网络进行控制,实现电力传输系统的经济、稳定、快速运行。其中,居民用电数据采集及监测是智能电网重要手段与方法,了解居民用户电能的使用规律以及负荷的分布,制定相应服务策略,提升服务精准度。
目前,为了有效监测居民用电情况以为居民用户提供更好的电力服务,现有的居民用电采集方式为在居民用户家中各处的负荷电器处添加可测量电气信号的传感器,采集电器工作状态下的电力数据并传输给数据处理中心。然而,该种设置方式需要进入到居民家中,所需消耗的人力成本及物力成本较高,且无法保证传感器在数据采集期间一直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因此,不但安装传感器会对居民生活带来不便,难以大规模普及,同时也无法保证居民用电采集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居民用电采集装置、居民用电负荷识别方法及识别装置,所述居民用电采集装置的结构简单且可靠,能够有效节省居民用电采集所需消耗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及物力成本,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居民用电采集的可靠性、安全性及便捷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居民用电采集装置,包括:用电负荷采集组件、壳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
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和电压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用电负荷采集组件,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入端和电压传感器的输入端分别用于与居民用电入户总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用电负荷采集组件包括:通信连接的数据采集板卡和上位机;
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和电压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数据采集板卡;
所述上位机与一供电电源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板卡固定设置在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入端设有电流钳,该电流钳连接至所述居民用电入户总线中的火线。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传感器的输入端设有两个触头;
一个所述触头连接至所述居民用电入户总线中的火线,另一个所述触头连接至所述居民用电入户总线中的零线。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一同轴线连接至所述数据采集板卡。
进一步地,所述上位机包括:嵌入式单片机;
所述嵌入式单片机固定设置在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位机包括:客户终端设备;
所述客户终端设备设有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槽体及与该槽体配合使用的盖板;
所述槽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纳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的容纳腔。
进一步地,所述槽体内部的底板上设有多个安装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76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 下一篇:一种前列腺治疗仪及其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