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促伤口愈合和减少疤痕的海藻酸钠水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7741.5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9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冯文学;李杨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希(重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6/00 | 分类号: | A61L26/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双马智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九龙坡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伤口 愈合 减少 疤痕 海藻 酸钠水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伤口愈合和减少疤痕的海藻酸钠水凝胶剂,包含如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10‑20%卡拉胶、5‑20%海藻酸钠、3‑5%乳化剂、1‑10%保湿剂、0.5‑8%渗透促进剂、0.5‑2%抗氧剂、1‑15%活性成分,余量为纯化水。还公开其了制备方法:按各组分的重量比称取各原料组分,将卡拉胶、海藻酸钠、乳化剂、活性成分混合搅拌,然后加入渗透促进剂、保湿剂、抗氧剂混合,加水搅匀,以100‑300rpm搅拌45‑60min,即得海藻酸钠水凝胶剂。本发明的水凝胶剂凝胶强度高、稳定性好、促进伤口愈合、具有抗菌作用和显著的抗疤痕增生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伤口愈合和减少疤痕的海藻酸钠水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伤口经常会产生疤痕,疤痕还可能会增生,十分影响美观,大面积的疤痕和增生甚至会导致触觉降低、挠性丧失和运动范围丧失;皮肤伤口也经常容易感染。传统的纱布敷料在更换时对创面影响大、对创面容易造成撕扯出血、形成疤痕。因此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不同的湿性敷料,主要有:藻酸盐敷料和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和水凝胶敷料,适合的伤口情况不同,不同品种的敷料各有优缺点。水凝胶敷料适合少量或无渗出液伤口的护理,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水凝胶敷料普遍存在强度差、易断裂、易浸渍周围组织、不易进行水分调节、与皮肤表面粘附性不强等问题;目前市面上的水凝胶敷料止血、止痒、抗菌效果不理想,对于疤痕的去除效果也不尽人意,使用后皮肤愈合效果不理想。
海藻酸钠是从褐藻类的海带或马尾藻中提取碘和甘露醇之后的副产物,其分子由β-D-甘露糖醛酸(β-D-mannuronic,M)和α-L-古洛糖醛酸(α-L-guluronic,G)按(1→4)键连接而成,是一种天然多糖,具有药物制剂辅料所需的稳定性、溶解性、粘性和安全性。
海藻酸钠早在1938年就已被收入美国药典。海藻酸钠含有大量的—COO-,在水溶液中可表现出聚阴离子行为,具有一定的黏附性,可用作治疗黏膜组织的药物载体。在酸性条件下,—COO-转变成—COOH,电离度降低,海藻酸钠的亲水性降低,分子链收缩,pH值增加时,—COOH基团不断地解离,海藻酸钠的亲水性增加,分子链伸展。因此,海藻酸钠具有明显的pH敏感性。海藻酸钠可以在极其温和的条件下快速形成凝胶,当有Ca2+、Sr2+等阳离子存在时,G单元上的Na+与二价阳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反应,G单元堆积形成交联网络结构,从而形成水凝胶。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的条件温和,这可以避免敏感性药物、蛋白质、细胞和酶等活性物质的失活。
海藻酸钠凝胶由于其高含水量、多功能性、生物相容性、多孔性和光滑性等优点,且可保持创面湿润环境,有助于伤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此外,海藻酸钠水凝胶可促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促进伤口止血。海藻酸钠凝胶有可能对pH等外部环境触发以更可控的方式释放活性物质,故以海藻酸钠为基础的伤口敷料在用于渗出物较少的伤口时更有效。由于这些优良的特性,海藻酸钠已经在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海藻酸钠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迅速溶解,单纯海藻酸钠凝胶应用受到限制。而且海藻酸钠的抗菌性能不强,促进创面的愈合的性能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凝胶强度高、稳定性好、促进伤口愈合、具有抗菌作用和显著的抗疤痕增生效果的海藻酸钠水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了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促伤口愈合和减少疤痕的海藻酸钠水凝胶剂,包含如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10-20%卡拉胶、5-20%海藻酸钠、3-5%乳化剂、1-10%保湿剂、0.5-8%渗透促进剂、0.5-2%抗氧剂、1-15%活性成分,余量为纯化水。
优选地,所述卡拉胶为κ型卡拉胶、ι型卡拉胶和λ型卡拉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乳化剂为司盘类、吐温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希(重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瑞希(重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77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