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煤粉锅炉提升湿煤泥直接掺烧比例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9452.9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8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查琼亮;王慧青;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2 | 分类号: | F23J15/02;F23J15/06;F23L15/00;F23L9/00;F23K1/00;F23K3/00;F22D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锅炉 提升 湿煤泥 直接 比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适用于煤粉锅炉提升湿煤泥直接掺烧比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煤粉锅炉(1)、磨煤机(2)、空气预热器(3)、湿煤泥泵送系统(4)、省煤器(5)、高温烟气旁路(7)、热二次风回送风道(11)、低温省煤器(13)、脱硝装置(17)以及一次风机(18);其中,
省煤器(5)设置在煤粉锅炉(1)的垂直烟道内,在省煤器(5)的进口烟道部分连通有高温烟气旁路(7),高温烟气旁路(7)的出口以及省煤器(5)的出口烟道混合后连通至脱硝装置(17)进口烟道,脱硝装置(17)出口烟道连通至空气预热器(3)的烟气进口,空气预热器(3)的烟气出口连通至低温省煤器(13)的烟气进口;高温烟气旁路(7)上设置有烟气旁路调节挡板(8);
空气预热器(3)上还设置有冷一次风进口、热一次风出口、冷二次风进口和热二次风出口,空气预热器(3)的热二次风出口分为两路,一路连通至热二次风道(10),另一路通过热二次风回送风道(11)连通至一次风机(18)的进口,一次风机(18)的出口连通至空气预热器(3)的冷一次风进口,空气预热器(3)的热一次风出口连通至磨煤机(2);热二次风回送风道(11)上设置有热二次风回送风道调节挡板(12);
湿煤泥通过湿煤泥泵送系统(4)以及湿煤泥输送管道(14)输送至磨煤机(2),磨煤机(2)的出口通过煤粉输送管道(16)连通至煤粉锅炉(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煤粉锅炉提升湿煤泥直接掺烧比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高温烟气旁路(7)的进口处为高温烟气抽取点(6),且高温烟气抽取点(6)位于省煤器(5)上游,抽取的高温烟气输送至脱硝装置(17)进口烟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煤粉锅炉提升湿煤泥直接掺烧比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热二次风抽取点位于热二次风风道(10),热二次风回送至一次风机(18)进口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煤粉锅炉提升湿煤泥直接掺烧比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低温省煤器(13)布置于空气预热器(3)和除尘设备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煤粉锅炉提升湿煤泥直接掺烧比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高温烟气旁路(7)末端布置有烟道内置式烟气混合喷射装置(9)。
6.一种适用于煤粉锅炉提升湿煤泥直接掺烧比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煤粉锅炉提升湿煤泥直接掺烧比例的系统,包括:
在进行煤粉锅炉湿煤泥直输磨煤机掺烧时,将省煤器(5)进口烟道部分高温烟气通过增设的高温烟气旁路(7)引至脱硝装置(17)进口烟道,高温烟气与主流烟气混合后,空气预热器(3)进口烟气温度得到提高;将部分热二次风回送至一次风机(18)进口提高冷一次风温度;通过空气预热器冷、热端烟风温度优化重构技术,达到提高热一次风温度,进一步提升制粉系统干燥能力的目的,并同时实现宽负荷脱硝和提高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采用低温省煤器(13)进一步回收烟气余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煤粉锅炉提升湿煤泥直接掺烧比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温烟气与主流烟气混合后,空气预热器(3)进口烟气温度得到提高,由烟气旁路调节挡板(8)控制高温烟气抽取量,通过烟道内置式烟气混合喷射装置(9)保证高温烟气与低温烟气混合均匀;将部分热二次风通过热二次风回送风道(11)引至一次风机进口以提高冷一次风温度,由热二次风回送风道调节挡板(12)控制热二次风回送流量,经空气预热器(3)加热后的热一次风进入磨煤机(2),对煤泥和原煤进行干燥;经空气预热器(3)放热后的具有较高温度的烟气由低温省煤器(13)进行热回收后进入除尘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945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喷头3D打印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单极电钩手术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