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榫卯节点挤压变形模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9816.3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1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冯岩;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马严龙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有限元分析 节点 挤压 变形 模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榫卯节点挤压变形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榫卯节点三维受力模型简化为二维平面应力模型;根据穿枋和木柱挤压影响范围将结构划分为梁柱挤压变形影响区域、穿枋挤压变形边界和其他区域;在有限元模型中分别切取上述区域,并采用不同网格密度或尺寸进行划分;同时按照原结构受力机理和理论分析设置二维模型边界条件和接触。通过有限元计算可以提取得到榫卯节点接触区域精确的挤压变形曲线。本发明有效简化了榫卯节点挤压变形模拟方法,通过在关键受力位置进行网格加密,减小了有限元分析中的网格数量,接触边界位置的网格单元长度可达0.1mm,提高了榫卯节点挤压变形模拟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榫卯节点挤压变形模拟方法。
背景技术
榫卯节点是我国古代木结构中常用的连接方式。在传统穿斗式木结构建筑中,大量使用了“穿”,即使用一根枋穿过柱子,将各柱连在一起。在外力的作用下,节点两侧挤压区将产生对称的变形,同时产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给节点提供了恢复力矩。
目前研究中常通过三维有限元实体模拟的方法研究及验证榫卯节点的变形情况。当三维实体模型网格尺寸划分较大时,有限元模拟计算速度较快,但精度不能保证,得到的变形情况往往失真;但当三维实体模型网格尺寸划分铰小时,有限元模拟精度得到了保证,但此时网格数量过多严重影响其计算速率。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榫卯节点挤压变形模拟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榫卯节点挤压变形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受力特征分析,将连续三维榫卯节点模型简化为离散二维平面应力模型;
S2:输入榫卯节点的穿枋和木柱尺寸;
S3:根据S2中的构件尺寸,计算得到穿枋和木柱挤压变形的影响范围;
S4:在穿枋和木柱上截取S3中计算得到的区域,并设置挤压影响区内、挤压区边界和挤压区之外的网格尺寸;
S5:将穿枋挤压影响区域边界的节点域设置为Nodeset-1;
S6:根据榫卯节点试验加载情况,设置穿枋和柱子两端的边界条件及两者之间的接触关系;
S7: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导出Nodeset-1所有节点的变形,得到挤压区域的变形图。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步骤1中,由于榫卯节点的穿枋和木柱沿厚度方向应力相同且均匀分布,因此可将三维榫卯节点模型沿枋厚度方向中心轴切开,简化为二维平面应变问题。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步骤S3中,根据输入的榫卯节点的穿枋宽度b,高度h和长度l,以及木柱直径d,长度L和有限元模拟得到的经验计算公式,确定在木柱和穿枋挤压变形区域分别为半径为R1和R2的四分之一圆和半圆:
R1=d/2 式(1)
R2=R1/6 式(2)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步骤S4中,在穿枋和木柱中分别以初始接触点为圆心,截取半径为R1和R2的四分之一圆和半圆,在该区域内设置网格尺寸为1mm,其边界网格尺寸为0.1mm,挤压区之外的网格尺寸为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98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掩膜版和蒸镀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酸奶生产的发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