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筒元件、成型模具、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0007.4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6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邹海荣;张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38;B29L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常云敏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元件 成型 模具 摄像 模组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镜筒元件、成型模具、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所述镜筒元件包括主体部和多个浇口槽,所述主体部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主体部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的收容孔,所述主体部的外侧壁具有成型面,在注塑成型时所述成型面用于与成型模具的分型面相接;多个浇口槽设于所述成型面,多个所述浇口槽分别对应于所述成型模具的浇注口。通过成型模具的浇注口向浇口槽射入成型材料,以获得镜筒元件,由于浇口槽位于成型面,当成型模具的公模和母模相分离时,同时分离镜筒元件及浇口槽处的成型材料的流道废料,节省了浇口槽处剪切处理的流程,节约了成本,提高成型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模组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筒元件、成型模具、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便携电子设备的逐渐普及,用户对于电子设备的体验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摄像镜头的轻薄化。
为了增强摄像镜头的轻薄化,镜筒元件大多采用射出成型的方式制作,然而,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镜筒元件大多在外环面设置侧浇口结构并配合相应的模组成型,但是该结构的镜筒元件成型之后的浇口需通过剪切设备进行剪切处理,并对成品和废料进行分离,这增加了生产成本且不利于生产自动化。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镜筒元件、成型模具、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镜筒元件,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主体部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的收容孔,所述主体部的外侧壁具有成型面,在注塑成型时所述成型面用于与成型模具的分型面相接;
多个浇口槽,设于所述成型面,多个所述浇口槽分别对应于所述成型模具的浇注口。
如此,通过成型模具的浇注口向浇口槽射入成型材料,以获得镜筒元件,由于浇口槽位于成型面,当成型模具的公模和母模相分离时,同时分离镜筒元件及浇口槽处的成型材料的流道废料,相较于传统制作工艺:浇口材设于镜筒元件的外环面,成型模具的公模和母模相分离后,还需要进行浇口剪切处理,本申请节省了浇口槽处剪切处理的流程,节约了成本,提高成型生产的自动化和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浇口槽环绕所述镜筒元件的中心轴均匀分布。
如此,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浇口槽,使注塑成型时镜筒元件的应力分布更为对称且平衡,有利于提升镜筒元件均匀度和稳定性,以提升镜筒元件的成型良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面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端面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位于所述收容孔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开口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尺寸;所述主体部的内侧壁设有收容部,所述收容部用于收容镜片。
如此,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尺寸设置,以便于收容孔收容并固定镜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浇口槽具有浇注口,所述入浇口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入浇口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
如此,通过配置合适的距离差使注塑成型的镜筒元件的结构更加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面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端面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位于所述收容孔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尺寸,所述主体部的外侧壁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一镜筒的内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二端面设有抵持部,所述抵持部与所述镜筒内的镜片相抵持,以将镜片固定于镜筒内。
如此,通过使第一开口大于第二开口的尺寸,以便于镜筒元件作为镜片压圈放置于镜筒中,通过连接部将镜片压圈与镜筒的内侧壁相连接,通过抵持部与镜筒内镜片相抵持,以将镜片固定于镜筒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00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