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隧道窑烧结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0290.0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4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葛利云;邓欢欢;吴继业;王强强;周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9/30 | 分类号: | F27B9/3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隧道窑 烧结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隧道窑烧结砖装置,包括基体和设置在基体顶端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除气箱,所述除气箱包括有内箱体和外箱体,所述内箱体的顶端开设有锥形出气孔。本发明通过多个第一进气管内的第三过滤网和锥形管内的第四过滤网进行充分过滤后输送至窑体内供窑烧结砖使用,通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对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初步过滤,通过过滤盒内的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以及第五过滤网进行二次过滤,通过水箱以及第六过滤网对经气体和粉尘进行三次过滤净化,通过干燥机对气体进行干燥即可经第一风机输送至窑体进行循环使用,从而不仅实现热量的循环使用,而且还将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充分的过滤,起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窑烧结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隧道窑烧结砖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历史上烧结砖窑炉大多是地沟窑、土窑、轮窑等来生产普通烧制粘土砖。生产工艺比较落后,全是人工操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劳动强度很大,产量很低,窑炉通风基本都是分体式通风方式,直接将窑炉的烟气和潮气排入大气中,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属于淘汰落后的窑型。2000年以后逐步发展了烧结砖隧道窑生产线,内径宽度大多从2.5米至9米不等,长度大多从100米至160米不等,内径高度大多从2米至2.6米不等。有烘干和焙烧一体设计,也有烘干和焙烧分体设计,还有烘干和焙烧连体设计。隧道窑的发展,提高了烧结砖生产线的科技水平,使劳动强度减轻,产品质量和产量有了提高,有的在排烟出口增设了脱硫除尘设备,起到了一定的脱硫除尘作用。
目前,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烧结砖在高温烧结过程中会产生温度较高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直接把有害气体和粉尘排到了大气中,不仅会造成热量浪费,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现有的窑烧结砖装置难以把烟气集中收集处理。
因此,发明一种环保型隧道窑烧结砖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型隧道窑烧结砖装置,通过启动第二风机和第一风机工作,使得第二风机将外界空气经多个第一进气管内的第三过滤网和锥形管内的第四过滤网进行充分过滤后输送至窑体内供窑烧结砖使用,通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对高温烧结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初步过滤,通过过滤盒内的多个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以及第五过滤网对吸收的气体和粉尘进行充分的过滤,通过水箱以及第六过滤网对经过滤盒过滤后的气体和粉尘进行二次过滤净化,通过干燥机对气体进行干燥即可经第一风机输送至窑体进行再次循环使用,从而不仅实现热量的循环使用,而且还将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充分的过滤,起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隧道窑烧结砖装置,包括基体和设置在基体顶端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除气箱,所述除气箱包括有内箱体和外箱体,所述内箱体的顶端等间距开设有多个锥形出气孔,且所述内箱体与外箱体之间设有层板,所述层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出风通道和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两侧内壁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第一进气管,每个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端均连接有锥形管;
所述除气箱内设有窑体,所述窑体的顶端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端等间距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气孔,每个所述第一出气孔的底端均连接有第二出气孔,每个所述第二出气孔远离对应第一出气孔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三出气孔,多个所述第三出气孔和第一出气孔均呈V型结构设置,且所述盖板与内箱体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
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的顶端连接有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延伸至壳体的一端等间距连接有多个第二出气管,多个所述第二出气管的底端均贯穿外箱体延伸至出风通道内,且所述过滤盒的底端设有净化盒,所述净化盒的一侧设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输出端通过导气管贯穿延伸至层板内,所述层板的内侧连接有进气通道。
优选的,所述壳体远离第一风机的一侧设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输出端通过导气管贯穿延伸至基体内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两个输出端均连接有第二进气管,两个所述第二进气管远离三通管的一端分别贯穿延伸至进风通道的两侧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02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桩尖可回收的静压沉管桩装置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电力营销自助服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