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便携三角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0373.X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2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廖翼;何毅;张德勤;陈晓红;田山;杨颐;熊文;石炳堂;肖道媛;田昊仑;田飞龙;曹裕谋;程实;王龙;郑文;颜世强;邓华;张旭;沈正康;杨小军;王志甫;赵胜;谢菲;杨锴;刘佳;杨昌碑;方曦;李姜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1/22 | 分类号: | E06C1/22;E06C7/08;E06C7/42;E06C7/46;E06C7/14;E06C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便携 三角 | ||
1.一种新型便携三角梯,包括下梯架和上梯架,所述下梯架由下梯腿(1)和下踏板(4)组合而成,所述上梯架由上梯腿(2)和上踏板(5)组合而成,所述下梯架和上梯架上下对应竖直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梯腿(1)顶面对应上梯腿(2)底端竖直设置有收缩孔(3),所述下梯腿(1)外侧面竖直开设有收缩槽(9),所述收缩槽(9)内部与收缩孔(3)内部贯通连接,所述上梯腿(2)底端延伸至收缩孔(3)内部,所述上梯腿(2)底端表面与收缩孔(3)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下梯腿(1)顶面和下踏板(4)顶面从上至下依次贯通开设有限位通槽(28),所述上踏板(5)前后表面与限位通槽(28)内壁相接触位置滑动连接,所述上梯腿(2)底端前后面水平开设有卡接孔(6),两个所述卡接孔(6)内部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压缩弹簧(11)和固定杆(7),所述上梯腿(2)外侧面对应两个卡接孔(6)开设有两个调节槽(8),两个所述调节槽(8)内部底端与两个卡接孔(6)内部贯通设置,两个所述调节槽(8)内部水平设置有两个调节条(12),两个所述调节条(12)端面分别与两个固定杆(7)靠近压缩弹簧(11)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梯腿(2)顶端固定套设有固定套(16),两个所述固定套(16)之间水平设置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左右两端与两个固定套(16)侧面相接触位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7)中间转动套设有连接套筒(18),所述连接套筒(18)底面与辅助脚(20)顶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三角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脚(20)内部中空设置,所述辅助脚(20)内部竖直设置有辅助杆(21),所述辅助杆(21)表面与辅助脚(20)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辅助杆(21)表面从上往下贯通设置有调节孔二(23),所述辅助脚(20)背面水平设置有调节螺栓(24),所述调节螺栓(24)前端从后往前依次贯穿辅助脚(20)背面、调节孔二(23)和辅助脚(20)正面延伸至辅助脚(20)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三角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7)端面与压缩弹簧(1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11)另一端与卡接孔(6)内部底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三角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条(12)上下表面与调节槽(8)上下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调节条(12)远离固定杆(7)一端贯穿调节槽(8)内部延伸至收缩槽(9)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三角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梯腿(1)前后表面从上往下依次对应固定柱(7)开设有调节孔一(10),两个相邻所述调节孔一(10)之间距离为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三角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梯腿(1)底面水平设置有抓地脚垫(14),所述下梯腿(1)与抓地脚垫(14)之间竖直设置有固定柱(13),所述固定柱(13)顶面与下梯腿(1)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13)底端与抓地脚垫(14)顶面相接触位置铰链铰接,所述固定柱(13)正面竖直设置有拉伸弹簧(15),所述拉伸弹簧(15)顶端与下梯腿(1)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弹簧(15)底端与抓地脚垫(14)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弹簧(15)原始长度等于固定柱(13)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三角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7)上方水平设置有工器具托盘(19),所述工器具托盘(19)底面与连接杆(17)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工器具托盘(19)底面与连接套筒(18)表面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三角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24)表面与调节孔二(23)内壁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037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纹板的焊缝扫描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材料叶片包边方法及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