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脱附和曝气修复过程的微观观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0530.7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3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鹿亮亮;刘志彬;白梅;张锦鹏;刘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13/00;G01N25/20;G01N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马严龙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附和 修复 过程 微观 观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热脱附和曝气修复过程的微观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含样品室(9)的密封容器,以及可压缩样品室(9)容积的加热玻璃板(11),样品室(9)其内部填充满砂土样品,加热玻璃板(11)内置加热电阻丝(12);所述样品室(9)两侧具有气体通道,一侧的气体通道连接微型空压机(32),另一侧的气体通道连接微型真空泵(31);所述样品室(9)上方具有连接计算机(23)的偏光显微镜,相机(21)用于拍摄样品室(9)内砂土;所述电阻丝(12)外接温控仪(24);
所述样品室(9)位于密封容器中间位置,两条气体通道分别位于样品室(9)两侧的密封容器内;连接微型真空泵(31)的气体通道依次包括相互连通的通道二(7)、过滤室(6)、过渡腔室(5)、通道一(4),连接微型空压机(32)的气体通道依次包括相互连通的通道二(7)、过滤室(6)、过渡腔室(5)、通道三(36);其中两条通道二(7)均连通样品室(9),通道一(4)连通微型真空泵(31),通道三(36)连通微型空压机(32);
所述样品室(9)上部为上盖玻璃片(3),上盖玻璃片(3)均覆盖样品室(9)、过滤室(6)、过渡腔室(5);所述加热玻璃板(11)位于样品室(9)下部,加热玻璃板(11)上表面为调高玻璃板(10),调高玻璃板(10)与上盖玻璃片(3)之间形成的空间为样品室(9);
所述加热玻璃板(11)的两侧具有边缘板,边缘板与密封容器之间具有弹性密封垫(13),贯穿边缘板和弹性密封垫(13)设有压实度调节螺丝(15),压实度调节螺丝(15)螺栓连接至密封容器,旋转调节压实度调节螺丝(15)可通过加热玻璃板(11)带动调高玻璃板(10)改变样品室(9)的容积;与边缘板垂直的密封容器上具有用于识别高度的刻度(16);
所述加热玻璃板(11)内的加热电阻丝(12)在水平面内呈“己”字形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脱附和曝气修复过程的微观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室(9)的砂土内设有热电偶(8),热电偶(8)外接温度采集器(22),温度采集器(22)线路连接计算机(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脱附和曝气修复过程的微观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三(36)连接微型空压机(32)的管道上还设有流量计二(33)和截流阀二(35);所述通道一(4)连接微型真空泵(31)的管道上还设有活性炭柱(29),活性炭柱(29)与微型真空泵(31)之间的管道上具有控压阀(30),活性炭柱(29)与通道一(4)之间的管道上具有管路转接头一(26),管路转接头一(26)与活性炭柱(29)之间设有流量计一(27)和真空表(28),管路转接头一(26)与通道一(4)之间的管道上具有截流阀一(25),管路转接头一(26)外接集液器(3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脱附和曝气修复过程的微观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玻璃板(11)的下方为下光源(17)。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热脱附和曝气修复过程的微观观测系统的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热脱附过程和曝气过程:
所述热脱附过程步骤:
步骤1:将各个管路连接,同时拆除微型空压机(32)、流量计二(33)、管路转接头二(34)、集液器(37),同时将截流阀二(35)关闭,连接好后进行初步测试;
步骤2:根据所需样品室高度选择合适的调高玻璃板(10),同时添加砂土试样且均匀分布,再通过压实度调节螺丝(15)确定需要的压实度;
步骤3:启动微型真空泵(31)进行气相抽提,在显微镜下观测污染物在砂土中的解吸及迁移规律,同时记录真空表、流量计数据并通过相机拍照,录入计算机;
步骤4:同时启动加热装置至设定温度,温度采集器(22)自动采集数据,在显微镜下观测污染物在砂土中的热解吸及迁移规律,同时记录温度数据;
所述曝气过程步骤:
步骤5:将各个管路连接,同时拆除流量计一(27)、真空表(28)、活性炭柱(29)、控压阀(30)、微型真空泵(31),连接好后进行初步测试;
步骤6:重复步骤2;
步骤7:启动微型空压机(32)注入曝气气泡及流体,在显微镜观测内部曝气情况,污染物迁移及解吸规律,并拍照录入计算机,同时记录流量计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05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灵活可调的汽车维修工具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变刚度特性的堆叠式折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