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深度水下机器人用浮力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1088.X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4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金文明;俞建成;谭智铎;李超;齐试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G8/22 | 分类号: | B63G8/22;B63C11/5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度 水下 机器人 浮力 调节 装置 | ||
1.一种大深度水下机器人用浮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外皮囊(1)、耐压球壳(5)、阀组固定杆(6)、艏部拉杆(7)、阀块(8)、阀组固定板(9)、浮力驱动装置(10)、内皮囊底盖(13)、橡胶内皮囊(14)、内皮囊密封桶(15)、隔膜泵(28)、电磁开关阀(30)及单向阀(50),其中橡胶外皮囊(1)开口端与耐压球壳(5)密封连接,所述橡胶内皮囊(14)容置于内皮囊密封桶(15)内,该橡胶内皮囊(14)的开口端密封连接有内皮囊底盖(13),所述内皮囊底盖(13)与内皮囊密封桶(15)的开口端密封连接,所述耐压球壳(5)与内皮囊底盖(13)之间通过艏部拉杆(7)相连;所述阀组固定板(9)通过阀组固定杆(6)安装于耐压球壳(5)上,该阀组固定板(9)上分别安装有阀块(8)及隔膜泵(28);所述浮力驱动装置(10)安装于内皮囊底盖(13)上,该浮力驱动装置(10)的吸油口通过柱塞泵吸油口软管(22)与所述橡胶内皮囊(14)内部相连通,所述浮力驱动装置(10)的排油口通过柱塞泵排油钢管(25)与阀块(8)的高压入口连接,所述阀块(8)的高压出口通过排油口钢管(31)与橡胶外皮囊(1)内部相连通,该阀块(8)分别安装有电磁开关阀(30)及单向阀(50),所述单向阀(50)位于阀块(8)的高压入口与高压出口之间;所述阀块(8)的低压出口通过隔膜泵吸油口软管(24)与隔膜泵(28)的入油口相连,所述电磁开关阀(30)控制橡胶外皮囊(1)内的液压油与阀块(8)的低压出口之间的通断,所述隔膜泵(28)的出油口通过隔膜泵回油口软管(23)与橡胶内皮囊(14)的内部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深度水下机器人用浮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驱动装置(10)包括箱座(33)、传动机构、输出轴(35)、柱塞泵固定件(36)、十字滑槽联轴器(37)、转接轴(41)、泵密封壳(42)、行星齿轮减速箱(44)、直流电机(47)及柱塞泵(48),该箱座(33)安装于所述内皮囊底盖(13)上,所述箱座(33)内部转动安装有输出轴(35);所述柱塞泵固定件(36)的一端固定在箱座(33)上,另一端与所述泵密封壳(42)密封连接,所述柱塞泵(48)密封容置于泵密封壳(42)内,并安装于所述柱塞泵固定件(36)的另一端;所述行星齿轮减速箱(44)安装于箱座(33)上,该行星齿轮减速箱(44)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机(47)相连,输出端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输出轴(35)连接,所述输出轴(35)通过十字滑槽联轴器(37)与转接轴(41)的一端相连,该转接轴(41)的另一端与所述柱塞泵(48)连接,将扭矩传递给柱塞泵(4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深度水下机器人用浮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机(47)与柱塞泵(48)平行布置;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位于箱座(33)内,包括齿轮A(34)和齿轮B(51),该齿轮A(34)安装于所述输出轴(35)上,所述齿轮B(51)与行星齿轮减速箱(44)的输出端相连,并与所述齿轮A(34)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深度水下机器人用浮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外皮囊(1)为一端开口的瓶状结构,其瓶口处密封连接有外皮囊油嘴(2),该外皮囊油嘴(2)的一侧设有O形圈槽,所述橡胶外皮囊(1)的瓶口处设有与O形圈槽相配合的O形圈,所述外皮囊油嘴(2)与橡胶外皮囊(1)的瓶口通过外皮囊压紧盖(3)压紧并固定;所述外皮囊油嘴(2)的另一侧与耐压球壳(5)的中间孔相配合,并通过O形圈密封,该外皮囊油嘴(2)另一端的端部螺纹连接有外皮囊固定接头(4),所述外皮囊油嘴(2)通过该外皮囊固定接头(4)固定在耐压球壳(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深度水下机器人用浮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内皮囊(4)为一端开口的桶状结构,其沿口处设有O形圈,所述内皮囊底盖(13)与橡胶内皮囊(14)连接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径向O形圈槽,靠内的O形圈槽内置有O形密封圈,靠外的O形圈槽放置所述橡胶内皮囊(4)的O形圈状沿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108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成像镜头
- 下一篇:一种抗撕裂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