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物质调用智能感应门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1336.0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9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丁贞虎;何恩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技国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10 | 分类号: | G07C9/10;G07C9/22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4 | 代理人: | 杨霞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物质 调用 智能 感应 门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医疗物质调用智能感应门禁系统,包括:门框、箱体、动力总成、控制模组,箱体安装在门框上,在动力总成驱动下,箱体可在门框内上下;在进门侧可见的箱体一侧布置有身份特征采集模块;控制模组与身份特征采集模块以及动力总成电连接,用于当确认身份特征采集模块采集到的进门侧的身份信息符合预设时,控制动力总成驱使箱体处于门框内允许人员通过的位置;用于当确认身份特征采集模块采集到的进门侧的身份信息不符合预设时,控制动力总成驱使箱体处于门框内不允许人员通过的位置。节约成本,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物质调用智能感应门禁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物质调用智能感应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由于医院管理模式较为原始,药品的领用、监管、跟踪难度极大,甚至会因为紧缺医药物质不能及时配置而导致生命危险,现有的模式不仅增大医院的人力管理成本,且效果不佳,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医疗物质调用智能感应门禁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医疗物质调用智能感应门禁系统,包括:门框、箱体、动力总成、控制模组,箱体安装在门框上,在动力总成驱动下,箱体可在门框内上下;
在进门侧可见的箱体一侧布置有身份特征采集模块;
控制模组与身份特征采集模块以及动力总成电连接,用于当确认身份特征采集模块采集到的进门侧的身份信息符合预设时,控制动力总成驱使箱体处于门框内允许人员通过的位置;
用于当确认身份特征采集模块采集到的进门侧的身份信息不符合预设时,控制动力总成驱使箱体处于门框内不允许人员通过的位置。
优选地,在出门侧可见的箱体一侧布置有图像输出模组及天线检测模组以及人机交互端口,天线检测模组用于对出门侧的一定区域内的RFID射频标签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信息通过图像输出模组输出,控制模组根据人机交互端口输入的数据信息判断是否控制动力总成驱动箱体由门框内不允许人员通过的位置移动至门框内允许人员通过的位置。
优选地,门框内侧壁上安装有人员通过检测模组,箱体内布置有警示输出模组,当箱体处于门框内不允许人员通过的位置时,人员通过检测模组检测到人员在门框内通过,控制模组将控制警示输出模组向外输出警示。
优选地,当门框处于门框内不允许人员通过的位置时,身份特征采集模块的采集端的高度位于1.4米~1.9米之间,人员通过检测模组位于当门框处于门框内不允许人员通过的位置时箱体下方。
优选地,箱体内布置有可充电电源,箱体外置充电插口,电源给身份特征采集模块、控制模组、人机交互端口、警示输出模组供电。
优选地,框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左框组件、顶梁、右框组件,
左框组件具有第一收纳室,且左框组件侧壁上开设贯穿侧壁的第一滑槽;
右框组件具有第二收纳室,且右框组件侧壁上开设贯穿侧壁的第二滑槽;
动力总成具体包括:第一联动组件和第二联动组件,
第一联动组件具体包括:第一齿轮驱动机构、第一齿条、第一限位工装,第一齿轮驱动机构、第一导向件均布置在第一收纳室内,第一限位工装上开设第一侧向容纳槽,第一齿条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内,第一滑槽开设在左框组件的侧板上,第一限位工装固定安装在第一齿条上;
第二联动组件具体包括:第二齿轮驱动机构、第二齿条、第二限位工装,第二齿轮驱动机构、第二导向件均布置在第二收纳室内,第二限位工装上开设第二侧向容纳槽,第二齿条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内,第二滑槽开设在左框组件的侧板上,第二限位工装固定安装在第二齿条上;
箱体两端分别插入第一侧向容纳槽和第二侧向容纳槽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技国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技国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13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大棒步进梁式炉加热能力的加热工艺
- 下一篇:一种拍摄方法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