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花塞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1441.4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4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棚桥祐介;西尾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T13/20 | 分类号: | H01T13/20;H01T13/36;H01T13/1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任天诺;高培培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花塞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花塞,其能够抑制绝缘体相对于主体配件的偏心。火花塞具备:筒状的绝缘体,在自身的外周具有外径随着朝向轴线方向的前端侧而变小的台阶部;中心电极,配置于绝缘体的轴孔;及筒状的主体配件,在自身的内周具备内径随着朝向轴线方向的前端侧而变小的搁板部,所述主体配件在台阶部经由密封件卡止于搁板部的状态下将绝缘体从外周侧进行保持,在台阶部及搁板部的任一方中的与密封件相接的部分形成有凹部,在台阶部及搁板部的另一方中的与密封件相接的部分形成有至少一部分与凹部的轴线方向重叠的凸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花塞,尤其涉及在主体配件与绝缘体之间夹设密封件的火花塞。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经由密封件将绝缘体卡止于主体配件的锥部的火花塞中,在锥部设置槽的技术(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经由密封件将绝缘体卡止于主体配件时,由于密封件变形而使密封件的一部分进入到槽中,所以能够抑制密封件相对于锥部(主体配件)的径向的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921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技术中,在经由密封件将绝缘体卡止于主体配件时,绝缘体有可能相对于密封件在径向上移动。当绝缘体相对于密封件在径向上移动时,绝缘体相对于主体配件偏心,所以在主体配件的内周面与绝缘体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短的位置处,容易产生主体配件与绝缘体之间的放电(以下称为“横向火花”),从而容易导致失火。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该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绝缘体相对于主体配件的偏心的火花塞。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火花塞具备:筒状的绝缘体,具有从前端侧向后端侧沿轴线的方向延伸的轴孔,并且在所述绝缘体自身的外周具有外径随着朝向轴线方向的前端侧而变小的台阶部;中心电极,配置于轴孔;及筒状的主体配件,在自身的内周具备内径随着朝向轴线方向的前端侧而变小的搁板部,所述主体配件在台阶部经由密封件卡止于搁板部的状态下将绝缘体从外周侧进行保持,在台阶部及搁板部的任一方中的与密封件相接的部分形成有凹部,在台阶部及搁板部的另一方中的与密封件相接的部分形成有至少一部分与凹部的轴线方向重叠的凸部。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火花塞,在绝缘体的台阶部及主体配件的搁板部的任一方中的与密封件相接的部分形成有凹部,在台阶部及搁板部的另一方中的与密封件接触的部分形成有至少一部分与凹部的轴线方向重叠的凸部。在经由密封件将绝缘体卡止于主体配件时,凸部进入密封件,被凸部按压的密封件的一部分进入凹部,因此,能够抑制密封件相对于搁板部的径向的移动,由此抑制绝缘体相对于密封件的径向的移动。因此,能够抑制绝缘体相对于主体配件的偏心。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火花塞,由于凸部的高度小于凹部的深度,所以与凸部的高度大于凹部的深度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对进入到密封件的凸部施加的载荷。因此,除了技术方案1的效果之外,还能够抑制形成有凸部的台阶部或搁板部的破损。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火花塞,形成于台阶部(绝缘体)的凹部的位置处的绝缘体的径向的厚度的最小值大于比凹部靠前端侧的主体配件的内周中最接近轴线的部位内侧的绝缘体的径向的厚度。因此,除了技术方案1或2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在凹部的位置处不易产生贯通绝缘体的绝缘破坏。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火花塞,凹部形成于搁板部(主体配件)。因此,除了技术方案1或2的效果之外,还能够抑制由于密封件的一部分进入凹部而产生于搁板部的拉伸应力所引起的搁板部的破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14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