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振柱脚节点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1590.0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1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郑超毅;王世玉;陈长嘉;刘博;吴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0 | 分类号: | E04C3/30;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振柱脚 节点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振柱脚节点,包括依次连接的柱脚、第一连接板、竖向隔振垫和底板,所述的竖向隔振垫的侧边对称设有若干个水平弹性挡,所述的水平弹性挡包括第二支撑板和第一竖板,所述的第二支撑板水平设置,所述的第二支撑板上设有若干块竖直的第二竖板,构成一个填充空间,该填充空间内填充有第二弹性体,所述的第一竖板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穿过第二弹性体并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上,其中一块第二竖板与竖向隔振垫以及第一连接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抗弯承载能力强、灵活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振动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振柱脚节点。
背景技术
钢结构具有轻质以及建造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等特点。但是也正是因为其质量较轻,当由于路面不平整等因素引起车辆振动或者由于地铁上盖,或者工厂周边的设备等振动源等因素而引起较大的振动,这会影响建筑中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法是在主体结构的柱脚处设置隔震支座,但该方法只能隔除由于设备运转、火车车辆等引起地面的竖向振动外进而引起钢结构的振动,再设置隔震支座后柱脚处的水平刚度和转动刚度大大降低,进而降低了柱脚的水平载荷能力,当主体结构遇到地震等振源导致其发生横向振动时,柱脚的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倒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隔振柱脚节点,抗弯承载能力强,灵活性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隔振柱脚节点,包括依次连接的柱脚、第一连接板、竖向隔振垫和底板,所述的竖向隔振垫的侧边对称设有若干个水平弹性挡,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平弹性挡包括第二支撑板和第一竖板,所述的第二支撑板水平设置,所述的第二支撑板上设有若干块竖直的第二竖板,构成一个填充空间,该填充空间内填充有第二弹性体,所述的第一竖板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穿过第二弹性体并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上,其中一块第二竖板与竖向隔振垫以及第一连接板连接。竖向隔振垫能够调节柱脚的竖向频率,水平弹性挡利用第二弹性体的抗压性能为柱脚提供灵活、可设计的水平承载力,对称设置的水平弹性挡具有较大的力臂,能保证柱脚具有较高的抗弯承载能力,同时水平弹性挡的抗剪性能小,不影响柱脚的竖向刚度,保证柱脚的竖向频率可灵活调整,第二竖板还能提高竖向隔振垫和柱脚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竖向隔振垫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一弹性体,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一支撑板焊接,所述的第一支撑板、第一弹性体和底板依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弹性体为天然橡胶、高阻尼橡胶或螺旋弹簧。
进一步地,还包括螺杆,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的螺杆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沿竖直方向穿过竖向隔振垫和通孔后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通孔的孔径大于螺杆的横截面直径,能容纳安装误差。
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杆的数量为多根,多根螺杆对称设置在底板上,结构稳定。
进一步地,与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竖板的顶端高于第一连接板上表面的高度,结构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弹性体为天然橡胶、高阻尼橡胶或螺旋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的柱脚和第一连接板之间还设有若干块均匀设置的加强肋,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15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