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淮海潮土区冬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增效种植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061789.3 申请日: 2020-09-30
公开(公告)号: CN112840976A 公开(公告)日: 2021-05-28
发明(设计)人: 张英鹏;赵同凯;刘兆辉;孙明;李洪杰;仲子文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22/20 分类号: A01G22/20;A01B79/00;A01C21/00;A01G13/00
代理公司: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代理人: 张宏松
地址: 250100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淮海 潮土 冬小麦 全程 机械化 高产 增效 种植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黄淮海潮土区冬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增效种植方法,本发明在进行播前整地,根据不同玉米秸秆覆盖量采用不同的整地方式:若玉米秸秆全量覆盖,则采用深耕作业进行深耕整地1~2遍,若玉米秸秆覆盖量为1/2,则采用深翻或带深松功能的旋耕机深松整地1~2遍,若玉米秸秆覆盖量为1/4,则采用带深松功能的旋耕机深松整地1~2遍;本发明的方法针对潮土土壤及玉米秸秆的还田量配合适宜的机械耕作方式,可以实现秸秆在土壤中的完全腐解,同时不会出现播种不实影响出苗,与苗争肥的现象。真正解决代农村劳动力短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用量减少保证产量的同时,其养分利用率提高明显,流失风险下降,具有很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淮海潮土区冬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增效种植方法,属作物种植领域。

背景技术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麦玉两熟轮作模式是我国黄淮海冬麦区的主要栽培模式。然而长期以来,麦玉两熟轮作麦田普遍存在由于玉米秸秆还田后深松或旋耕导致的土壤暄松,小麦播种深浅不一,根部土缝隙大,小麦植株根系与土壤接触不紧密,根系环境通风透气,容易造成弱苗、死苗、苗不全不齐、冻害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小麦产量。而且大部分地区耕种环节繁琐,生产管理技术粗放导致小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小麦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且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量劳动力转移至城镇,从事田地生产的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这就意味着雇佣劳力进行农事生产的人力价格逐渐涨高,从而影响农民的种粮管理生产的积极性。

中国专利文献CN110115209A公开了一种小麦玉米周年“双少耕”高效栽培方法。该方法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现有的耕作方式,通过耕作方式的改变,优化整合两季作物的光温水分管理,达到两季作物水肥互补、周年统筹、高效利用的目标。其包括如下步骤:在小麦种植季:所处区域为黄淮海麦区,上季作物收获后,在地表整进行灭茬整平处理,采用免耕覆茬精量播种机作业少耕播种小麦,其中深松深度为45cm,苗带整平宽度为8cm,小麦播种深度为5cm,种肥施用深度为15cm;在玉米种植季:所处区域为黄淮海麦区,上季小麦收获后,地表进行灭茬整平处理,采用免耕覆茬精量播种机作业少耕播种玉米,其中深松深度为25cm,玉米苗带整平宽度为6cm,玉米播种深度为3cm,种肥施用深度为10Ccm,玉米株距为12cm。该方法从少耕上实现高效栽培,对黄淮海潮土区无法真正实现高产增效的效果。

针对目前小麦种植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短缺、成本投入高和产出效益低下的难题,解决田间管理与劳动力短缺的矛盾,亟需提供一种既保证作物产量,又节约劳力,成本低,环境效应明显,真正实现黄淮海潮土区冬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增效种植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黄淮海潮土区冬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增效种植方法。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黄淮海潮土区冬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增效种植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进行播前整地,根据不同玉米秸秆覆盖量采用不同的整地方式:若玉米秸秆全量覆盖,则采用深耕作业进行深耕整地1~2遍,若玉米秸秆覆盖量为1/2,则采用深翻或带深松功能的旋耕机深松整地1~2遍,若玉米秸秆覆盖量为1/4,则采用带深松功能的旋耕机深松整地1~2遍;秸秆收集或青贮不还田时,则采用旋耕整地1~2遍;

(2)选用济麦系列、鲁原502小麦品种,播种前晒种1-2天,采用包衣剂拌种;

(3)根据气候、品种类型、土壤墒情确定适宜播种期,在适宜播种期内进行机械化播种,播种时采用小麦免耕播种机进行,在播种时同时进行肥料基施,随小麦免耕播种机一起施入,基施的肥料包括:包膜尿素、小麦专用复合肥;

(4)播种后10天内进行土壤封闭;小麦穗期喷施吡多酮进行病虫害防治;

(5)拔节期追施尿素或包膜尿素与复合肥,后期不需追肥;使用作业幅宽为40m的喷灌机或桁架式淋灌机进行浇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17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