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大齿猛蚁巢穴的构建及饲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2035.X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4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郭萧;高冬梅;董毛村;钟巍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艾诚璐 |
地址: | 40132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大齿猛 蚁巢 构建 饲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蚂蚁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山大齿猛蚁巢穴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用顶部开口、透明的箱体和用于密封箱体顶部的顶盖;步骤二:在箱体的底部开有底孔;步骤三:选用若干单元模块和用于填充箱体内空隙的填充部;步骤四:在每个单元模块的两侧就均开有与底孔相通的腔室槽;在每个单元模块的顶部均开有与腔室槽相通的主入口、第一副入口和第二副入口;步骤五:将若干单元模块和填充部放入并填满箱体内部,再使用可拆卸的固定件进行固定;步骤六:使用顶盖密封箱体的顶部。本方案主要解决了目前人工蚁巢不便于拆分和扩展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蚂蚁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山大齿猛蚁为猛蚁亚科大齿猛蚁属昆虫,山大齿猛蚁为肉食性、捕食性昆虫,与蚜虫等同翅目昆虫无共栖现象,因此,山大齿猛蚁具有作为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利用价值。在自然界中,山大齿猛蚁种群多分布在森林,且分布不均,很难对农田害虫形成有效控制。
目前,通过人工饲养山大齿猛蚁是开发利用该蚂蚁作为天敌昆虫的第一步,与其他昆虫不同,蚂蚁有强烈的社会习性,具有固定巢穴,因此建造人工蚁巢是养殖和利用山大齿猛蚁的关键。现有的人工蚁巢有多种样式,但常见的人工蚁巢为固定式,不便于拆分和扩展,不能满足蚁巢大型化和多样化的需要,导致需要购买多个不同大小、样式的蚁巢,造成成本提高。
以及饲养过程中出现的蚁后不产卵、不孵化、不结茧或种群减少等诸多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开发出满足人们,对不同用途或不同种类蚂蚁养殖需要的人工蚁巢装置及饲养方法。
从材质上分有玻璃、亚克力板、透水砖、石膏、土质和木质等,但这些蚁巢主要用来饲养宠物类蚂蚁,体积和容量偏小,虽然外观漂亮,但造价高昂;此外,这类蚁巢多为一巢一制,不适合批量生产。上述缺点决定了现有的人工蚁巢无法为蚁类天敌昆虫提供巢穴,也无法在农田森林等环境下使用。并且人工蚁巢结构简单,不易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山大齿猛蚁巢穴的构建方法,以解决目前人工蚁巢不便于拆分和扩展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山大齿猛蚁巢穴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山大齿猛蚁巢穴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用顶部开口、透明的箱体和用于密封箱体顶部的顶盖,顶盖的底部覆盖箱体的顶部;
步骤二:在箱体的底部开有底孔;
步骤三:选用若干单元模块和用于填充箱体内空隙的填充部,使得单元模块的宽度、填充部的宽度与箱体内宽度一致,单元模块和填充部均能在箱体内竖向滑动;
步骤四:在每个单元模块的两侧就均开有腔室槽,且腔室槽的底部与底孔相通;在每个单元模块的顶部均开有主入口、第一副入口和第二副入口,且主入口、第一副入口、第二副入口均与腔室槽相通;相邻两个单元模块贴合时,两个腔室槽形成一个养殖腔;
步骤五:当需要使用若干单元模块的厚度之和小于箱体内壁的宽度时,可使用填充部进行补充,将若干单元模块和填充部放入并填满箱体内部,再使用可拆卸的固定件同时固定若干单元模块和填充部;
当需要若干单元模块填满箱体内部时,将若干单元模块放入并填满箱体内部,再使用可拆卸的固定件同时固定若干单元模块;
步骤六:使用顶盖密封箱体的顶部。
构建方法基础方案的优点:
1、本方案箱体和箱套均为透明材质制得,能够随时查看山大齿猛蚁的生活情况,还能及时查看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不同时期的成长情况,便于对山大齿猛蚁研究和种群繁育。
2、本方案通过相邻两个单元模块的贴合,使得两个腔室槽形成一个养殖腔;可根据使用需要增减养殖腔的数量,以此满足不同的养殖需求,实用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未经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20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浆纱机经轴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业种植覆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