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短流程生产线精轧机在线更换工作辊工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2096.6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4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任德方;付环宇;马博;廖新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08 | 分类号: | B21B31/0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高永德;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程 生产线 轧机 在线 更换 工作 工艺设备 | ||
一种短流程生产线精轧机在线更换工作辊设备,包括换辊小车、旋转液压缸和工作辊,换辊小车是L型小车,水平板下面设置了置于固定轨道上的滚轮,竖板上设有两个分别与轧机的上下工作辊的轴头位置相对应的锥形孔,两个旋转液压缸分别设置在竖板后面上两个锥形孔处,轧机的上下工作辊的轴头为与竖板上的锥形孔相配合的锥形轴头。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可靠,重量较轻,使用中维护量少,节省现场存放设备的空间;对轧机其它部件无影响,减小了轧机设计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轧钢生产线技术,具体涉及MCCR短流程生产线工艺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轧机更换工作辊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传统的轧机更换工作辊,需要整个机组停机,在轧机内没有轧制的带材时,将上工作辊落在下工作辊的四个支撑销上,由液压缸把一对工作辊拉出来,再更换上一对新的工作辊。另一种方式是在线更换工作辊,在线更换工作辊一般是用在MCCR、ESP等短流程生产线上的无头轧制方式时所用的一种换辊方式。是在整条生产线仍然工作,只将需要更换工作辊的轧机停止轧制,此时整条生产线还在运行,还有轧制的带材在此台轧机中通过,此状态下更换工作辊的方式是:上下工作辊分别更换,下工作辊使用传统方法由液压缸从固定轨道拉出,上工作辊使用临时插入的一对专用的活动轨道,由液压缸从专用的活动轨道拉出,再将新工作辊推入,完成换辊。
现有技术的不足是:传统的轧机更换工作辊的方式无法实现在线换辊;用活动轨道更换工作辊的方式的不足是:1、是轧机停止工作时临时插入,换完工作辊后,再将活动轨道抽出,使轧机能够正常工作。这就需要一套将一对活动轨道放入轧机内的活动轨道传送装置、一对活动工作轨道、和在换辊侧设置能分别放置上下工作辊的带双层轨道的换辊小车。这套装置结构复杂,事故点多;2、由于受空间限制,活动工作轨道比较单薄,稳定性不高;3、因这对活动工作轨道是悬挂在支承辊轴承座上,占据了支承辊轴承座的最佳回油点,影响支承辊轴承座的稀油循环;4、设备重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的短流程轧钢生产线在线更换工作辊的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短流程生产线精轧机在线更换工作辊设备,包括换辊小车、旋转液压缸和工作辊,换辊小车包括小车和固定轨道,工作辊包括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辊小车是L型小车,L型小车的水平板下面设有四个滚轮,四个滚轮置于固定轨道上,水平板的后端设与液压缸活塞杆相连接的挂钩;L型小车的竖板上设有两个锥形孔,两个锥形孔分别与轧机的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的轴头位置相对应,两个锥形孔的中心线分别与轧机的上工作辊的轴线和下工作辊的轴线相重合,所述旋转液压缸为两个,分别设置在L型小车竖板后面的两个锥形孔处,旋转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为T形螺栓头;所述轧机的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的轴头为与竖板上的锥形孔相配合的锥形轴头,锥形轴头端面上设有与旋转液压缸活塞杆端部T形螺栓头相配合的T形槽;在换辊小车竖板的两个锥形孔与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的锥形轴头连接时,两个旋转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的T形螺栓头分别与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的锥形轴头端面的T形槽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短流程生产线精轧机在线更换工作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小车竖板前面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是水平支架,水平支架呈T形,水平支架位于竖板两个锥形孔之间,在换辊小车竖板的两个锥形孔与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的轴头连接时,支架前端的T形部位位于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的轴承座之间,与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的轴承座接靠。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短流程生产线精轧机在线更换工作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小车的水平板和竖板是由厚板制成,厚板的厚度为d,100mm≤d≤500mm。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短流程生产线精轧机在线更换工作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小车的水平板和竖板是方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未经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20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橡胶-粗糙表面接触的摩擦力学建模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农业耕具的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