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灭活乳酸菌的功能性无纺布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2126.3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5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时敏秀;曹崇仁;张起凡;李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环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5/747;A61P15/00;A61P13/04;A61P31/10;A61P1/16;A61L15/40;A61L15/46;C12R1/25;C12R1/23;C12R1/245;C12R1/225;C12R1/46;C12R1/01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筝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桑梓***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乳酸菌 功能 无纺布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灭活乳酸菌的功能性无纺布。无纺布目前在医疗、卫生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市面上的无纺布仅能起到隔离、吸收和防漏的效果,尚且缺乏功能性无纺布。本发明目的在于对传统的无纺布进行改进,提供了一种具有杀菌效果的功能性无纺布,可应用于私处护理卫生用品的制备。基于该目的,本发明筛选得到了一株高产绿原酸及乳酸菌素的植物乳杆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纺织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HYZQF 1675-61及所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HYZQF1675-61的灭活菌及代谢物在制备功能性无纺布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无纺布,其确切名称为非织造布,也称不织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等方法加固而成。无纺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广泛等特点。目前无纺布的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方面:手术衣、防护服、消毒包布、口罩、尿片、民用抹布、擦拭布、湿面巾、柔巾卷、美容用品、卫生巾、卫生护垫、及一次性卫生用布等。发明人认为,卫生巾、卫生护垫及纸尿裤使用与人体皮肤紧贴,这些产品的主要功能只能起到吸收和防漏的效果,对人体私处起不到养护作用,并且一旦没有及时更换,产生了细菌,就会快速增长,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人体微生态系统由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组成,经过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正常菌群与人体处于平衡共生状态,并与人体建立密切关系。当人体中的微生物处于平衡时,人则处于健康状态,而如果受环境影响,出现外源性感染或者是内源性感染,从而微生态平衡被打破,会引发人体健康问题。乳酸菌的生长对有害菌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微生态平衡。乳酸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活性物质,抑制病原菌、防治疾病,同时帮助人体建立和恢复免疫功能、调节睡眠、情绪、改善肠道蠕动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发明人认为,将灭活的乳酸菌及代谢物应用于卫生制品的添加,有望提高卫生产品的抗菌能力,提高人体皮肤免疫力,降低有害菌滋生导致人体私处产生的疾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研究背景,本发明首先通过筛选获得了一株高产绿原酸及乳酸菌素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HYZQF 1675-61,本发明针对该菌株的培养方式进行优化,使其代谢物中的绿原酸及乳酸菌素的含量显著提升,并且将发酵时间由常规的24小时缩短至12小时。本发明证实了,将该菌株的灭活产物及代谢物应用于制备功能性无纺布,能够有效的抑制常见致病菌及霉菌,作为卫生制品加以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基于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HYZQF1675-61,已于2019年4月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其生物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9216。
本发明从新疆骆驼奶中分离得到的所述菌株,结合其核酸信息、形态学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认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定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HYZQF 1675-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环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环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21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