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爆刺网自适应收放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2437.X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4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锋;彭晓亮;许晨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铁马专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11/10 | 分类号: | F41H11/10;G01P3/48;B60P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雷晕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刺网 自适应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防爆刺网自适应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车速检测装置、主控器、第一驱动装置,还包括拨轮和防爆刺网;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拨轮连接,所述拨轮与防爆刺网接触;所述防爆刺网为可伸缩筒状结构,所述防爆刺网的头部固定在防爆刺网车辆的车厢前端;
所述车速检测装置用于实时检测所述防爆刺网车辆的车速信息并发送至所述主控器;
所述主控器用于根据所述车速信息向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息;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拨轮的转速;
所述拨轮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防爆刺网运动来实现收放;
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器电性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卷线筒连接,所述卷线筒通过线缆与所述防爆刺网的尾部连接;
所述主控器还用于根据所述车速信息向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息;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控制所述卷线筒的转速;
所述卷线筒用于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线缆伸缩使所述线缆在所述防爆刺网收放过程中保持绷直状态;
所述线缆用于在绷直状态下对所述防爆刺网进行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刺网自适应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第一变频器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变频器与所述主控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传动轴与所述拨轮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变频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调整输入到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电流频率;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用于根据调整后的电流调整自身的转速从而控制所述拨轮的转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刺网自适应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第二变频器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变频器与所述主控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传动轴与所述卷线筒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变频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调整输入到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电流频率;
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用于根据调整后的电流调整自身的转速从而控制所述卷线筒的转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刺网自适应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线机构,所述排线机构包括与所述卷线筒齿轮连接的丝杆和套设在所述丝杆上的导向机构;所述丝杆设有旋向相反的双向外螺纹,且所述导向机构设有与所述双向外螺纹适配的双向内螺纹;所述导向机构能够在所述丝杆的转动下在所述丝杆上往复运动;所述线缆经过所述导向机构与所述卷线筒连接;
所述排线机构用于所述线缆导向从而控制所述线缆整齐的在所述卷线筒上收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刺网自适应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刺网包括三个,且三个所述防爆刺网组合为一个整体;在三个所述防爆刺网组合后的截面中,三个所述防爆刺网的中心点连线围成等腰三角形;所述拨轮、卷线筒和线缆都包括三个,分别对应三个所述防爆刺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刺网自适应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厢内的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收容到所述车厢内的所述防爆刺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刺网自适应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速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防爆刺网车辆的变速器的输出轴处的转速传感器。
8.一种防爆刺网自适应收放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爆刺网自适应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速检测装置实时检测防爆刺网车辆的车速信息并发送至主控器;
所述主控器根据所述车速信息向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息;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控制拨轮的转速;
其中,所述拨轮用于带动防爆刺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爆刺网自适应收放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主控器根据所述车速信息向第二驱动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息;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控制卷线筒的转速;
其中,所述卷线筒用于拉紧支撑所述防爆刺网的线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铁马专用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铁马专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243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D73人源化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
- 下一篇:完井管柱的长度确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