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载式反装甲可吸附战斗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2952.8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4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门建兵;蒋建伟;彭嘉诚;周东康;谢泓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1/04 | 分类号: | B64D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载 装甲 吸附 战斗 | ||
1.一种机载式反装甲可吸附战斗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战斗部后端的引信(1);
位于引信(1)前端的战斗部壳体(5),通过螺纹连接将引信(1)安装在战斗部壳体(5)上;
位于战斗部壳体(5)前端的药型罩(6),将药型罩(6)固定连接在战斗部壳体(5)上,形成密闭空腔;
位于战斗部壳体(5)与药型罩(6)所形成的密闭空腔内的炸药装药(2);
位于战斗部壳体(5)与药型罩(6)前端的支撑筒(8),通过螺纹连接将支撑筒(8)安装在战斗部壳体(5)上;
以及位于支撑筒(8)外侧的吸附装置(9),所述吸附装置(9)用于将战斗部吸附在目标装甲上,该吸附装置(9)为两瓣式,通过胶黏的方式将其组合安装在支撑筒(8)上;所述支撑筒(8)外侧边缘处有折边,用于约束吸附装置(9)的轴向自由度,防止吸附装置(9)向下滑落;所述支撑筒(8)支撑战斗部的其他部件,且保证战斗部与目标间的炸高,以确保战斗部周向毁伤能力;
所述战斗部还包括:位于战斗部壳体(5)内侧的预制破片(4)和内衬(3);
所述内衬(3)位于预制破片(4)和炸药装药(2)之间,采用金属材料,其上涂有粘结剂,用于将炸药装药(2)与内衬(3)粘结在一起,以包裹炸药装药(2)并支撑炸药装药(2)的圆柱形状,保护预制破片(4)不发生破碎,在炸药装药(2)被引爆时,延缓外部稀疏波从炸药装药(2)边缘进入,以提高预制破片(4)的初速度;
所述预制破片(4)填充于内衬(3)与战斗部壳体(5)之间,用于增加战斗部周向毁伤能力;所述内衬(3)的厚度为炸药装药(2)的直径的0.045倍且最大厚度不超过10mm;
所述战斗部壳体(5)内部包裹预制破片(4)、内衬(3)、助燃块(7)、炸药装药(2),以支撑战斗部的结构;
所述药型罩(6)采用球缺型药型罩,以在炸药装药(2)爆炸后形成弹丸毁伤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式反装甲可吸附战斗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炸药装药(2)呈圆柱形,其直径为25-15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式反装甲可吸附战斗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3)的内壁上贴有助燃块(7),置于炸药装药(2)与内衬(3)之间,以助于炸药装药(2)的燃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式反装甲可吸附战斗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信(1)采用延时引信,为无人机飞离毁伤区域预留时间,使得无人机可重复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式反装甲可吸附战斗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战斗部壳体(5)采用金属材料,其厚度为炸药装药(2)的直径的0.045倍且最大厚度不超过10mm,用于包裹内容物,在炸药装药(2)被引爆时,延缓外部稀疏波从炸药装药(2)边缘进入,以提高预制破片(4)的初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式反装甲可吸附战斗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型罩(6)采用延性金属材料,其厚度为炸药装药(2)的直径的0.06倍且最大厚度不超过5mm;所述药型罩(6)上涂有粘结剂,用于将炸药装药(2)与药型罩(6)粘结在一起,在炸药装药(2)爆炸时产生的爆轰波会驱动药型罩(6)变形拉伸,在聚能效应作用下形成高速侵彻体,以提高战斗部的毁伤能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式反装甲可吸附战斗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9)采用磁吸体,用于将战斗部吸附在目标装甲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式反装甲可吸附战斗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8)采用高强度金属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29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