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隔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3971.2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1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若碧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5B9/04;B05B1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隔离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隔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建筑施工隔离装置包括:底座、立柱、连接机构、隔板、负压机构、蒸馏机构、喷雾机构、控制箱和控制器;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所述水泵工作以及所述气泵工作;所述水泵控制水雾喷嘴的喷水量;所述气泵控制所述吸附风道吸附力的大小与喷嘴的喷水量大小匹配;本申请的方法通过所述喷水嘴以及所述吸附风道对扬尘进行控制处理,采用太阳光对透明壳中的扬尘进行烘干,蒸馏收集的液体通过连通管进入蓄水箱中,进入蓄水箱中的液体作为喷雾的水源。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控制水雾喷嘴的水量且提高控制扬尘效果的建筑施工隔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隔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围挡是指为了将建设施工现场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使施工现场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所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各种砌体材料砌筑的围墙、采用各种成型板材构成的维护体等。
在围挡中灰尘不便于工作者清理,同时一些施工围挡多通过喷射水雾进行处理扬尘,而水雾喷射的大小不便于工作者控制,量大容易造成围挡表面泥泞,同时量小控制扬尘的效果较差,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一种建筑施工隔离装置,包括:底座、立柱、连接机构、隔板、负压机构、蒸馏机构、喷雾机构、控制箱和控制器;其中所述底座顶侧表面与所述立柱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立柱侧表面与所述隔板侧表面紧密贴合,所述立柱顶端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顶侧固定连接,所述立柱正侧表面设有负压机构,所述负压机构底端相对的两侧均设有所述蒸馏机构,所述负压机构相对的两侧表面设有固定连接在立柱表面的所述喷雾机构,所述隔板底端正侧设有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顶侧表面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与所述控制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顶板、固定螺栓和限位柱,所述顶板底侧与所述立柱顶端表面紧密贴合,所述顶板一侧与所述隔板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顶板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相对的两侧设有固定在顶板底侧的限位柱,所述固定螺栓末端贯穿所述顶板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栓末端与所述立柱顶端中部表面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数目为两,两个所述限位柱关于固定螺栓对称分布,所述限位柱与立柱顶侧开设的限位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机构包括:主管道、连接管道、吸附风道、抽风管和气泵,所述主管道背侧表面与所述立柱正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管道相对的两侧表面均与所述连接管道一端固定连通,所述连接管道另一端与固定在所述立柱表面的所述吸附风道固定连通,所述主管道底端与所述抽风管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正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气泵,所述气泵输入端与所述抽风管末端固定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蒸馏机构包括透明壳、接料壳、固定管、连通管、单向阀和蓄水箱,所述透明壳放置在立柱相对的两侧,所述透明壳底侧表面与所述底座顶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透明壳顶侧与所述固定管底端固定连通,所述固定板侧表面安装有阀门,所述固定管顶端与所述接料壳底端固定连通,所述透明壳顶侧固定连通有连通管,所述透明壳一侧设有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顶侧表面的所述蓄水箱,所述蓄水箱顶侧通过所述连通管与透明壳固定连通,所述连通管内安装有所述单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接料壳正上方设有所述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连接在所述隔板正侧表面,所述电动推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清理板,所述电动推杆关于所述立柱对称分布,所述清理板一侧表面与所述隔板表面滑动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喷雾机构包括:水泵、抽水管、排水管、抽风管、喷水管和水雾喷嘴,所述水泵放置在所述蓄水箱一侧,所述水泵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顶侧,所述水泵通过所述抽水管与所述蓄水箱一侧固定连通,所述水泵输出端与所述排水管一端固定连通,所述排水管另一端与所述喷水管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喷水管背侧表面固定连接在立柱正侧表面,所述喷水管一侧表面固定连通有水雾喷嘴,所述水雾喷嘴固定连接在立柱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若碧,未经吴若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39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施工用垃圾处理设备
- 下一篇:数据分发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