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烧的发动机惰齿轮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4589.3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0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晨曦;王鹏程;向本杰;李国红;陈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F16H57/04;F02B6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张相午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齿轮轴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烧的发动机惰齿轮轴结构,发动机机体的内部设有机体油道,防烧的发动机惰齿轮轴结构包括:惰齿轮轴、润滑油道以及防磨板。惰齿轮轴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螺孔。润滑油道设置于惰齿轮轴中。以及防磨板的一端与发动机机体的缸盖固定连接,防磨板的另一端与惰齿轮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且防磨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油道,油道的一端与发动机机体的机体油道连通,油道的另一端与润滑油道的一端连通。借此,本发明的防烧的发动机惰齿轮轴结构,结构简单合理,可以有效解决惰齿轮轴烧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内燃机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防烧的发动机惰齿轮轴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采用齿轮系统传动的发动机,驱动其凸轮轴、喷油泵、转向泵等附件的动力多数都来自发动机的曲轴,而中间过渡多利用惰齿轮部件进行动力传递。惰齿轮轴部件会安装在机体上,而凸轮轴、喷油泵、转向泵等附件多安装在缸盖或齿轮室上。
顶置凸轮轴发动机布置轮系时,凸轮轴惰齿轮通常会将凸轮轴惰齿轮轴固定在缸盖上,但由于空间限制,很多发动机惰齿轮轴与缸盖接触面积有限,惰齿轮轴端面与缸盖端面为非整圆接触,惰齿轮轴两端面受力不均,导致机油外泄,轴承摩擦生热烧死等情况。
如图1至图4所示,顶置凸轮轴发动机在惰齿轮轴与缸盖接触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惰齿轮轴端面与缸盖端面经常会出现非整圆接触,而轴承另一端为整圆接触,这样使得轴承两端面受力不一样,机油从两个端面侧缝往外泄漏,整圆面力大,非整圆面力小,轴承往缸盖方推,磨损产生高温,从而破坏润滑油油膜,导致烧死。图1为凸轮轴惰齿轮端面与缸盖端面非整圆接触情况,受安装面限制,缸盖接触面无法按完整圆周设计;图2为惰齿轮轴布置图,如图3所示,A端面为非整圆形状,如图4所示,B端面为整圆形状,受力不一样,油从两侧缝往外流,B面的力大,A面的力小,导致轴承往缸盖方推,磨损产生高温,从而破坏润滑油油膜,导致烧死。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烧的发动机惰齿轮轴结构,其结构简单合理,可以有效解决惰齿轮轴烧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一种防烧的发动机惰齿轮轴结构,发动机机体的内部设有机体油道,防烧的发动机惰齿轮轴结构包括:惰齿轮轴、润滑油道以及防磨板。惰齿轮轴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螺孔。润滑油道设置于惰齿轮轴中。以及防磨板的一端与发动机机体的缸盖固定连接,防磨板的另一端与惰齿轮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且防磨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油道,油道的一端与发动机机体的机体油道连通,油道的另一端与润滑油道的一端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防磨板上还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螺孔,且至少两个第二螺孔与至少两个第一螺孔相对应设置,从而通过至少两个螺栓能够将惰齿轮轴及防磨板固定于发动机机体的缸盖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防烧的发动机惰齿轮轴结构还包括齿轮安装圆柱面,齿轮安装圆柱面的一端与惰齿轮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齿轮安装圆柱面的另一端用以安装惰齿轮,并与惰齿轮的衬套间形成一组运动副。以及径向油道,设置于齿轮安装圆柱面上,并与润滑油道的另一端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发动机机体内的润滑油依次通过机体油道、防磨板的油道、润滑油道及径向油道对惰齿轮轴进行润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第一螺孔的数量为三个。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第二螺孔的数量为三个。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防磨板为圆形防磨板,且防磨板的厚度为3 毫米至8毫米。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防磨板的端面面积大于惰齿轮轴的端面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45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