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边缘计算方法、框架、终端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5384.7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2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程剑;李峰;杨卫东;陈维;童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F9/5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缘 计算方法 框架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物联网领域,公开了一种边缘计算方法、框架、终端和存储介质。本发明中,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资源信息确认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作为边缘计算节点,此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执行终端功能的任务和边缘计算功能的任务;通过所述边缘节点与第二终端设备验证握手协议;验证通过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传输的待计算的数据;通过执行策略对接收的所述待计算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其中,所述执行策略为针对不同终端和数据设定的计算算法;将所述计算处理的结果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使得一些物联网设备也能作为边缘计算节点,减少了云端的计算的压力,加快数据处理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物联网领域,特别涉及边缘计算方法、框架、终端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5G和物联网的发展,全球联网设备数量将呈现爆发式增长。联网设备的增多,伴随着海量数据的处理,以往以云计算进行数据处理的模式面临挑战,边缘计算应运而生。边缘计算是指利用网络里的边缘节点,对网络终端设备的数据进行处理,具有低延时、高可靠等优点,并能减少云中心的负担。图1显示了常见的边缘计算网络拓扑架构。
然而,传统的边缘计算框架都应用在硬件配置相对丰富的产品上,CPU主频一般都在1Ghz以上,且一般使用通用的操作系统(linux、android等)。物联网设备由于硬件配置较低,CPU(或MCU)主频一般在100Mhz左右,所使用的操作系统都是实时操作系统,考虑的是快速响应,不是以计算吞吐量为主,所以现有的物联网操作系统缺少对边缘计算的支持。
硬件配置受限的物联网设备缺乏边缘计算能力,数据处理需要依赖云计算。随着5G和物联网的发展,全球联网设备数量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海量数据需要依赖云计算进行处理,造成云服务器负担过重,网络拥堵,数据处理延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缘计算方法、框架、终端和存储介质,使得一些物联网设备也能作为边缘计算节点,减少了云端的计算的压力,加快数据处理的速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边缘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资源信息确认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作为边缘计算节点,此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执行终端功能的任务和边缘计算功能的任务;
通过所述边缘节点与第二终端设备验证握手协议;
验证通过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传输的待计算的数据;
通过执行策略对接收的所述待计算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其中,所述执行策略为针对不同终端和数据设定的计算算法;
将所述计算处理的结果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边缘计算框架,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资源信息确认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作为边缘计算节点,此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执行终端功能的任务和边缘计算功能的任务;通过执行策略对接收的所述待计算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其中,所述执行策略为针对不同终端和数据设定的计算算法;
网络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边缘节点与第二终端设备验证握手协议;验证通过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传输的待计算的数据;将所述计算处理的结果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
存储模块,用于将接收的所述待计算的数据保存在所述边缘节点的任务队列中;按照保存到所述任务队列中的顺序进行所述计算处理;
云边协作模块,用于通过云服务器获取所述执行策略。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53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