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系统区域电网调度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5972.0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6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方必武;肖亮;杨林;陈亦平;孙成;陈静鹏;李慧勇;杨若朴;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5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系统 区域 电网 调度 方法 系统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区域电网调度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区域内各省级电网燃煤机组的发电功率和发电成本以确定各省级电网的第一调峰能力;获取各省级电网的第一发电计划以及负荷曲线以确定各省级电网的调峰需求;根据第一调峰能力和调峰需求构建省间送受电优化模型以确定各省级电网之间的送受电计划;根据送受电计划构建各省级电网的优化调度模型以确定第二发电计划,进而根据送受电计划和第二发电计划进行区域电网调度。本发明可以对调峰资源准确、高效地进行调度,得到的送受电计划和发电计划更为精细准确,在降低发电成本的同时,促进了清洁能源的消纳,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力系统区域电网调度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电力系统用电负荷结构的改变,电力系统的运行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调峰压力。而另一方面,随着区域电网互联不断增强,跨省跨区资源互济成为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趋势。如何充分调用区域电网内各省级电网的调峰资源,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已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
传统省级电网经济调度问题本质上属于大规模混合整数非线性优化问题,其优化求解难度已经较大。而区域电网优化调度问题中,不仅涉及多个省级电网经济调度问题,还需要对省间送受电计划进行优化编制,更重要的是由于省间送受电计划是省级电网经济调度重要的边界数据,因此省间送受电计划优化编制与各省级电网经济调度属于高度耦合的关联问题,导致区域电网优化调度的分析求解难度更高。为此,传统模式下,主要采用峰谷分段式模型编制省间送受电计划曲线,通过简化送电曲线模型来降低区域电网优化调度问题中省间送受电计划曲线优化编制复杂度。传统区域电网经济调度方法的核心在于峰谷分段式省间送电计划模型,该模型仅需要确定高峰时段和低谷时段的送电功率就能够确定全天送电计划曲线,模型相对比较简单,但是从合理利用调峰资源的角度出发,该方法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低谷时段范围一般由人工经验确定,不能细致考虑低谷期间各时段运行情况上的差异,由此获得的低谷送电计划较为粗糙,从而导致送受电计划和发电计划不够准确,不利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低谷送电功率是以各省级电网最大调峰率尽可能相等为优化目标,忽略了最大调峰率发生时刻的差异;
(3)调峰率指标尽可能相等侧重于从公平角度编制确定低谷送电功率,但是对区域电网内各省级电网调峰资源调用的考虑并不充分,且最大调峰率尽可能相等并不代表各省级电网调峰压力最为均衡,因此得到的送受电计划和发电计划并不能合理调用各省级电网的调峰资源,无法促进清洁能源的消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区域电网调度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燃煤机组在深度调峰过程中发电成本的差异,采用双层架构的分阶段优化模式,通过省间送受电优化和省级电网优化调度两次优化,从而对区域内各省级电网的调峰资源准确、高效地进行调度,相较现有技术而言,得到的送受电计划和发电计划更为精细准确,在降低发电成本的同时,促进了清洁能源的消纳,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区域电网调度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区域电网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区域内各省级电网燃煤机组的发电功率和发电成本,根据所述发电功率和所述发电成本确定各所述省级电网的第一调峰能力;
获取各所述省级电网的第一发电计划以及负荷曲线,根据所述第一发电计划和所述负荷曲线确定各所述省级电网的调峰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5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