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风系统用户外防雨帽及应用有该防雨帽的新风管道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6376.4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8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倪晓龙;汤文斌;陈德强;许佳威;陈猛;严东旭;贾超;霍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3/02;F24F13/0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张群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风 系统 用户 雨帽 应用 管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风系统用户外防雨帽及应用有该防雨帽的新风管道,新风系统用户外防雨帽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导风管,该导风管的前端设置有能将其前端封闭的端盖、后端为出风口,所述导风管的底壁上开有进风口。本发明利用端盖将导风管的前端口封闭,而将进风口开设在导风管的底部,在遇到较大风雨天气时,端盖作为迎风面使导风管垂直进风,利用惯性作用,雨水的重力及惯性比风大,在进风口下方实现雨水与空气的分离,空气进入导风管中、雨水被阻挡在防雨帽之外,从而避免雨水倒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风系统用户外防雨帽及应用有该防雨帽的新风管道。
背景技术
新风系统的新风管道一般穿墙布置,为了防止雨水通过新风管道进入新风机中,一般会在新风管道的外端设置防雨帽。
授权公告号为CN20691930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风净化系统用管道式防雨帽》(申请号:CN201720667927.X)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送气管道和罩体,罩体的外圈是圆环平面结构、中间是半球体,半球体一侧开有进风口,在罩体外圈的底部四周上设有连接件;送气管道与罩体的中心线重合,两者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送气管道上设有套管堵头并用发泡胶固定;在送气管道的室内侧外围套设有封洞口法兰;罩体底部设有防虫网格;送气管道与罩体连接一端的平面四周上开有与连接件对应连接的圆孔。
上述结构的防雨帽为现有技术中比较常用的防雨帽结构,由于其进风口位于进气管道的轴向上,当遇到较大的风雨天时,大风容易将雨水经进风口带入新风机内;另外,经进风口进入防雨帽的风垂直吹拂网格,容易产生涡流、紊流,从而将风雨夹带入新风管道中,产生雨水倒灌问题,进而引发风险或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利用惯性分离雨水与空气从而避免雨水倒灌的新风系统用户外防雨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使气体涡流、紊流位置转移至远离进风口处从而避免雨水倒灌的新风系统用户外防雨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防雨帽的新风管道。
本发明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风系统用户外防雨帽,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导风管,该导风管的前端设置有能将其前端封闭的端盖、后端为出风口,所述导风管的底壁上开有进风口。
优选地,所述端盖下边缘设置有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倾斜从而将进风口阻挡在其后侧的导风板。该导风板首先接触风雨,不仅延长了风路距离,而且对风向进行引导,避免大风将雨水直接吹向进风口,有利于提高挡雨效果。
在本发明中,所述本体底部自下而上局部缺失从而形成缺口槽,该缺口槽的顶部敞开从而与导风管相连通,所述导风板的后壁面构成缺口槽的前侧壁。采用这样的结构,缺口槽的顶部敞口构成导风管的进风口,该进风口与迎风面相垂直,且向后倾斜的导风板下缘与进风口之间存在较大的高度差,从而将涡流、紊流的位置转移至导风板后下侧而远离进风口,避免涡流、紊流将导风管底部边缘的雨水夹带入导风管中,起到更好的防止雨水倒灌效果。
优选地,所述导风管具有自缺口槽顶部的后边缘处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倾斜的挡板,该挡板的前壁面构成所述缺口槽的后侧壁。该结构对导风板后侧的风进行导流,使进风口下方的进风速度更加和缓,避免形成涡流而将雨水夹带入导风管中。
优选地,所述挡板与导风管轴向之间的夹角为45~75°;所述导风板与导风管轴向之间的夹角为45~75°。经验证,采用该参数范围,可起到最佳防雨水倒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63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